“千县万医”专栏
平顶山
病例报告者:医院张海洋
病例简介患者,男,59岁,因“突发胸闷、心慌、大汗、恶心1天”入院,.
患者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慌、大汗、恶心,无头痛,胸痛,呕吐,无咳嗽,咳血,呼吸困难。为求治疗,医院门诊就诊,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故来我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发病以来神智清,精神差,饮食可,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患者1年前医院行“下肢静脉曲张结扎术”,脑梗死病史1年半,高血压病史1年,服药规律。吸烟40年,平均20支/天,偶尔饮酒.
体格检查示体温36.4℃,心率8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85/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精神差。急性面容,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6ST段弓背向上抬高。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实验室检查示肌红蛋白(MYO)ng/ml,肌钙蛋白T6.89ng/ml,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pg/ml,肌酸激酶(CK)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U/L,乳酸脱氢酶(LDH)U/L。血电解质、肾功能正常范围。总胆固醇4.3mmol/L,甘油三酯0.6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1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9mmol/L。
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Ⅱ级;陈旧性脑梗死
诊疗经过入院后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替罗非班+肝素静脉泵入抗凝,阿托伐他汀稳定斑块及营养心肌等对症支持治疗,曾予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每日1次(qd)治疗,后因心率偏慢停用。
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做左主干正常,前降支近段可见约80%节段性狭窄,远段可见斑块,远段血流缓慢,第二对角支开口处可见约50%狭窄,回旋支近段可见版块,右冠状动脉近段可见斑块,中段可见约50%节段性狭窄。
肝素化后,采用EBU3.5指引导管、BMW导丝进入前降支远端,于冠状动脉内推注10ml替罗非班后,于前降支近段狭窄处用2.0mm×20mm扩张后置入3.0mm×24mm支架1枚,复查血流通畅,支架内约20%残留狭窄,采用3.5mm×12mm高压球囊后扩张后造影复查血流通畅,支架内无残留狭窄。后予出院,出院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硝酸异山梨酯扩张冠状动脉。
出院后3个月患者因发作性心前区不适再发10天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辅助检查示NT-proBNPpg/ml,余心肌酶谱、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合病史体征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心功能Ⅲ级(纽约心功能分级)。
予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由于患者心率偏慢[53次每分(bpm)],故未加用β受体阻滞剂。
此次出院后5个月患者再次因类似症状入院,有阵发性呼吸困难症状,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qd后心率80bpm左右,收缩压mmHg左右,症状缓解后出院。
专家点评中医院叶绍东、唐熠达教授指出,NT-proBNP/脑钠肽(BNP)在心衰的诊治中的作用已得到充分的共识,成为国际公认的诊断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在急性心梗的患者,血浆BNP与心梗的面积呈正相关,而与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呈负相关。在判断左室重构,死亡风险及远期预后也拥有重要价值。
慢性心衰的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β受体阻滞剂减低心衰的病死率,再住院率,显著降低猝死率。有症状或者曾经有症状的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病情稳定的慢性心衰患者必须终生服用,除非有禁忌或者不能耐受。禁忌证包括:Ⅱ度及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活动性哮喘和反应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临床生涯同进步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zz/1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