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检查房性心动过速时

实验室检查:目前尚无相关资料报告

b.房性心动过速时,房室传导比例应在4∶1以上;

5.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分型 可根据阻滞部位分为两型:

(1)散在发生的连续2 个或数个p 波因阻滞未下传心室

(1)ⅰ型:大多发生在房室结水平,少数在希氏束近端阻滞

其他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特点:

a.窦性心律时,房室传导比例应大于2∶1;

4.r-r 间期几乎总是不规则的 因为除了个别下传搏动外,常发生交接性或室性逸搏当有隐匿性传导和(或)意外传导(空隙现象、韦金斯基现象和超常传导)参与时,r-r 间期可意外的不规则仅当房室传导比例恒定,且无逸搏发生,r-r 间期才是规则的若不同的房室传导比例交替出现(例如2∶1 与4∶1 交替),则出现成对搏动或伪二联律此外,室性期前收缩也使心室节律不齐

2.心电图诊断标准

3.可不伴有或伴有逸搏、逸搏心律

(1)可以有各种房室传导比例,一般均>2∶1偶数比例(如4∶1,6∶1,8∶1)比奇数比例(如3∶1,5∶1)多见

2.下传的p-r 间期 可以正常,也可延长,但大多是固定的,也可不固定,此见于p 波出现在相对不应期的不同阶段(r-p 间期长短不一)而使传导延缓的程度有所不同,可使p-r 间期不固定;伴有隐匿性传导或超常传导亦可不固定此外,还可出现跨越性p 波传导,甚至也可见到相邻的几个下传的p-r 间期逐渐延长,类似文氏现象

(2)伴有逸搏、逸搏心律时,逸搏多为房室交接性的室性逸搏少见如为连续性的逸搏心律时,p 波与逸搏无关,形成不完全性房室脱节,可出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2)在出现心律失常时:诊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房室比例应为:

诊断:

(4)房室传导比例易变:在2∶1 房室传导或3∶2 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如出现隐匿性传导,则可以3∶1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形式出现它与因阻滞性的传导中断所致的真正的3∶1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体表心电图上是无法鉴别的

(1)不伴有逸搏时,p 波的数目恰为qrs 波群数目的倍数,通常为3 倍或4倍

1.根据临床病史、症状和体征

c.心房扑动时,房室传导比例应在5∶1 以上

1.房室传导比例的特点

(2)ⅱ型:均在希氏束远端和束支部位阻滞

(3)房室比例可固定或不固定:固定在6∶1 以上者少见

(2)大于2∶1 的房室阻滞对于高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应对p 波进行逐个分析,观察p 波出现的时相,如半数以上p 波发生于st 段或t 波顶峰前未下传心室,不能诊断为高度房室阻滞,心室率大于60 次/min 以上时,尽管几乎全部p 波都不能下传心室,也不一定是高度房室阻滞,因为往往还有干扰因素在起作用只有发生于心动周期的反应期内半数以上的p 波未下传者,才可确诊为高度房室阻滞








































































































































































































































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bdfnzym/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