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主管过很多的心衰患者,我们都知道心衰患者可以植入CRT(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起搏器(三腔起搏器,以下简称:CRT。)来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是什么时候给患者植入CRT,是近年来困扰我的一个临床问题。是心衰初发期就植入,还是心衰终末期,常理上来讲这两个阶段都不适合。那么,就应该选择心衰的中期阶段,但心衰的中期阶段是心衰发生后多久,谁也不知道,因为每个心衰患者的病程是不一样,有的三年,有的五年,有的甚至10余年。
(CRT起搏器三根电极的放置位置)
另外一个不愿给心衰患者推荐这样治疗的原因,是因为此项治疗的费用较高,需要10余万人民币,并且植入后有的患者疗效不佳。曾主管过两个患者,给他们植入了CRT,但是效果不好,每每想起,都感觉愧对于他们。所以,一直在困惑,什么时机、何种患者才是CRT的最佳适应症,尽管心衰指南有关于CRT植入适应症的建议,但对于植入时机一直没有明确的指定。
我的困惑终于有了答案。今年五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颁布了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与以往指南相比,本指南更加明确的指出心衰患者植入了CRT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植入时间,下面我们看一下这个新指南,共同来学习。
年欧洲心衰关于CRT的指南
1:对至少给予最优化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仍有症状且LVEF≤35%、窦性心律、QRS波群宽度≥ms且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形态的心衰患者,推荐CRT以改善症状并降低死亡率;(Ⅰ类适应证,证据级别:A)
2:对至少给予最优化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仍有症状且LVEF≤35%、窦性心律、QRS间期宽度-ms且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形态的心衰患者,推荐CRT以改善症状并降低死亡率;(Ⅰ类适应证,证据级别:B)
3:对于LVEF≤40%的心衰患者,无论NYHA分级如何,若存在心室起搏适应症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不推荐右室起搏,推荐CRT,包括房颤患者。(Ⅰ类适应证,证据级别:A)
4:QRS波群宽度<ms是植入CRT的禁忌证;
新指南对于CRT的适应症有了明确的规定,要同时符合四个条件,才是植入CRT的强适应症,这四个条件是:心电图是窦性心律、QRS波群宽度≥ms、左束支传导阻滞、至少给予最优化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仍有症状且LVEF≤35%。
新指南明确了药物优化的治疗时间,对植入时间有了明确的说明,要求药物优化治疗3个月以上仍有症状且LVEF≤35%,才可考虑植入CRT。
新指南明确规定CRT的禁忌证:QRS波群宽度<ms。
新指南去除了“预期存活寿命1年”这一条,但是建议我们仍要保留这一条,因为对于一个终末期的心衰患者,预期存活寿命不超过1年,真的没必要再植入CRT。
新指南对于心律为房颤的心衰患者是否植入CRT未再给予指示,估计是此类患者植入CRT受益不明确,所以新指南中未再给予推荐。
年的新指南简单明确的指出了CRT的适应症、植入时间的选择和禁忌症。抛开循证依据不讲,新指南更加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新指南的制定对医生来讲更加便于掌握和执行,会让患者获益更大。新指南的出台不管对医生,还是对患者都是巨大的福音。
点“阅读原文”,看看同行说了什么!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