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鉴别诊断外,右束支阻滞还可与多种心电异常合并存在,尤其是合并心肌缺血损伤、心肌梗死、肺栓塞、心室预激、其它传导阻滞时,需作出紧急处理,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一、右束支阻滞合并心肌缺血损伤、心肌梗死
1)合并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时QRS波起始出现异常Q波(时间≥0.03s,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的1/4),右束支阻滞影响QRS波终末部,两者均有特征性表现,结合ST段、T波的特征性动态改变,易于诊断。
右束支阻滞合并前间壁心肌梗死时,V1导联起始病理性Q波与终末延迟除极R波同时存在,互不掩盖;伴有ST段、T波动态改变(点击查看大图)2)合并后壁心肌梗死
V1导联并无异常Q波,V1~V3导联可有R波振幅增高,T波倒置或直立;V7~V9导联呈心肌梗死图形,下壁、右室导联可有异常Q波以及ST-T改变。
右束支阻滞合并后壁、下壁心肌梗死(亚急性期)(点击查看大图)3)合并心肌缺血损伤
V1~V3导联呈RBBB图形,ST段弓背型抬高或下斜型下移,部分可伴有冠状T波,视病变血管可波及其它导联。
间歇性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V1、V2导联高R波分别超过5mm、15mm,V1~V4导联冠状T波,提示心肌缺血,左中隔支阻滞
(点击查看大图)右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损伤:23岁女性,爆发性心肌炎,V1呈RBBB,V1~V4导联ST段缩短伴弓背型抬高,下壁、前侧壁异常Q波
(点击查看大图)
二、右束支阻滞合并SIQIIITIII
急性肺动脉栓塞时,患者以突发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心电图可表现为急性右室负荷过重,常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肺型P波、右束支阻滞或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或类似急性心肌梗死样图形,SIQIIITIII,或单独出现SI、QIIITIII、房性心动过速、顺钟向转位等心电图改变。
肺栓塞患者,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SIQIIITIII,胸导联低电压(点击查看大图)
治疗后心电图,上述改变消失
(点击查看大图)
三、右束支阻滞合并Epsilon波
Epsilon波出现在QRS波终末,部分肉眼可见,部分振幅低矮难以识别。对于频发起源于右室室性心律失常的年轻患者,应注意Epsilon波的识别,可通过心室晚电位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心内膜心肌活检等加以明确。
(点击查看大图)
四、右束支阻滞合并预激
1)合并左侧旁路时,PR间期缩短<0.12s,V1导联预激波向上,可使V1导联呈单向R波,或RR型,I、V5、V6导联S波宽钝。
RBBB合并预激左侧旁路PR间期<0.12s;QRS起始存在预激δ波;V1导联可呈单向R波;V5、V6导联S波宽钝。行射频消融术得以根治预激(点击查看大图)
2)合并右侧旁路时,PR间期缩短<0.12s,各导联QRS起始可见预激波,右侧旁路可使V1导联初始r波振幅减小甚至消失,呈QR型。右束支阻滞合并右侧旁路多见于Ebstein畸形患者(三尖瓣下移畸形)。
RBBB合并右侧预激旁路:Ebstein畸形患者,PR间期<0.12s,V1导联起始δ波向下,终末有R波;此图易误判为前间壁心肌梗死,识图时应注意PR间期以及δ波。行射频消融术可根治预激(点击查看大图)
心室预激可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部分可合并心房颤动,当旁路不应期<ms时,极快的心室率可蜕变为心室颤动,是患者发生晕厥甚至猝死的原因之一(一旦确诊预激综合征,应行射频消融术予以根治)。
药物使用中,忌用减慢房室结传导的药物,如「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可加速旁路传导,诱发出室颤。此时,宜用「胺碘酮」等减慢旁路传导,转复房扑、房颤为窦律。
五、右束支阻滞合并其它传导阻滞
1)合并左前分支阻滞:电轴左偏>-45°,II、III、aVF呈rS型。
最常见的室内双支阻滞:右束支阻滞,电轴左偏超过-45°,II、III、aVF呈rS型(点击查看大图)
2)合并左后分支阻滞:电轴右偏,除外其它引起电轴右偏的因素。
3)合并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
不完全性室内三支阻滞,表现为右束支阻滞+电轴偏移+房室阻滞;完全性室内三支阻滞,表现为三度房室阻滞伴缓慢的室性逸搏心律。
不完全性室内三支阻滞:右束支、左前分支一度或三度阻滞,左后分支二度阻滞,二度I型房室阻滞(点击查看大图)因阻滞部位多在希氏束以下,宜植入心脏起搏器。
不完全性室内三支阻滞:右束支、左前分支一度或三度阻滞,左后分支二度阻滞(慢频率时2:1阻滞),致慢频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伴一度房室阻滞。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以下,应植入心脏起搏器
(点击查看大图)
4)合并左束支阻滞:形成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室内阻滞,甚至心室停搏,需紧急植入心脏起搏器。
双束支阻滞,交替性左束支阻滞、右束支阻滞、高度房室阻滞伴过缓的室性逸搏,需紧急植入心脏起搏器(点击查看大图)
5)同源性心室分离:心室内多部位广泛病变,阻碍心脏传导系统及心室肌的电传导,室上性激动经左右束支下传,分别使左右室除极产生两个互不相关的QRS波,在体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极度增宽而畸形的QRS波群,时间常>0.18s。
50岁女性,扩张型心肌病。QRS时间0.26s,V1、V2导联QRS呈现两个波,在不同频率下无变化,考虑存在同源性房室分离,QRS起始、终末分别由左室、右室除极所致(点击查看大图)六、右束支阻滞合并室性早搏
1)右室室性早搏:可不同程度地减轻右束支阻滞程度,甚至出现QRS波「假性正常化」;
图中右束支阻滞时,舒张晚期的右室早搏可改善右束支传导延迟程度,使QRS形态出现「假性正常化」
(点击查看大图)
2)左室室性早搏:可使QRS波更宽大。
七、右束支阻滞合并右室肥大
具有右束支阻滞心电图特征,同时RV1>1.5mV,电轴右偏≥+°,V5、V6R/S≤1(或SV5、V6>0.5mV),并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右束支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QRS波电轴右偏+°,时间0.13s,V1导联呈rsR型,R波电压1.8mV,V5、V6导联S波加深、宽钝(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进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zz/1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