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高血压患病总人数超过2.7亿,每年由高血压导致的死亡人数为万,直接医疗费用达亿元。
但是在现阶段,我国高血压流行仍具有“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不规则服药、不难受不服药等特点。尤其夏日来临,血压容易出现缓和等现象使得很多高血压患者私停用药,增加了各种心血管急症的突发,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在此时更应密切注意高血压的用药,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包括以下五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或复方制剂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
利尿药主要是噻嗪类利尿剂,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机体排水排钠,使细胞外液和血浆量减少,进而使血压下降。同时还可以使小动脉壁对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或使局部释放前列环素或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导致小动脉扩张而降低血压。
噻嗪类利尿剂主要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老年高血压、高龄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特别是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肥胖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者尤为适用。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钾,同时对血糖及血脂代谢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小剂量应用或联合用药可使其不良反应减少。
另一类利尿剂吲达帕胺的应用也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内流,降低血管壁张力和升压物质的反应,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降压,适用于中重度或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袢利尿剂主要适用于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者。
β受体阻滞剂其主要降压机制是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使心输出量减少而降低血压。其适应症包括伴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稳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同时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特别是静息时心率较快(80次/分钟)的中青年,对肾素活性偏高或合并心绞痛的患者尤为适用。
主要不良反应是心脏的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故对心率缓慢、心脏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禁用或慎用。
钙离子拮抗剂(CCB)主要通过对钙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小动脉扩张,降低外周阻力,达到降压的目的。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主要适应症包括老年高血压、周围血管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稳定性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因其对脂质、糖代谢无影响,尤其适用于合并高血脂、糖尿病和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便秘、心悸、颜面潮红、下肢水肿等。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主要适应症为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室上性心动过速,禁用于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使小动脉扩张,减轻外周阻力而降压。主要适应症包括伴有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左室肥厚、左室功能不全、颈动脉粥样硬化、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微量蛋白尿、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特别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禁用于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主要不良反应是刺激性咳嗽。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ARB主要作用机制是使血管紧张素Ⅱ不能作用于相应的受体而使血压降低。于ACEI相比,其抗高血压疗效相当,但本类药不影响激肽分解相关激肽酶Ⅱ活性,很少导致与ACEI类似的刺激性干咳和咽、喉、呼吸道肺等致命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其适应症同ACEI,但耐药性和依从性更好。
α受体阻滞剂由于与其他类降压药物无良好的协同作用。目前应用较少。此类药物选择性的作用于突触后α1受体,对小动脉和小静脉均有舒张作用,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使血压下降。
长期应用不影响血脂和血糖的代谢。对血钾和尿酸无影响。适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或肾性高血压,对合并高血脂患者,妊娠合并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均较适用,特别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前列腺肥大者。此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药物性晕厥和心悸等。
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这六类药物都可作为首选药物。但是,在高血压患者中,只有30%的病人仅用一种药物可使血压控制到目标水平,而70%的病人需要联合应用两种或更多药物才能使血压获得理想控制,其中单一用药对高血压二级或三级患者疗效尤为差。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同时又不至于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联合用药已成为现代高血压治疗的原则之一。
◆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原则
◇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原则这是降压药联合应用的核心原则。合理联合使用不同类药物,不仅能使各类药物的降压作用相加或增强,还可减少不良反应。ACEI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前者可减轻后者引起的低钾血症和对抗后者引起的交感激活,后者带来的血容量相对减少可增强前者的降压作用。ACEI与钙拮抗剂合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增强降压作用,而且可明显减少单用钙拮抗剂引起的水肿不良反应,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而钙拮抗剂和利尿剂激发这个系统的活性,因此前三类药与后两类药联合应用就比较合理。β阻滞剂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其降压作用相加,而且前者还可减轻后者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快的不良反应,并能提高治疗冠心病的疗效。β阻滞剂可拮抗利尿剂增加肾素分泌、升高血浆肾素活性的作用。β阻滞剂与α1阻滞剂联用也能增强疗效,前者尚能抵消后者引起的心动过速不良反应。一般认为利尿剂可与各类降压药联用,不仅能增强降压作用,而且能减轻其他某些降压药(如β阻滞剂、α1阻滞剂)引起的水钠潴留,ACEI和ARB的轻度潴钾作用可对消利尿剂使血钾减少的不良反应,利尿剂可算得上联合降压中的最佳“配角”。如果三种以上降压药联合应用,其中一种应是利尿剂,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但由于β阻滞剂和利尿剂对血脂和血糖代谢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还可引起性功能障碍,所以不宜长期联合应用。
◇小剂量联合原则关于降压药的剂量,除β阻滞剂、α1阻滞剂外,其他降压药一般不会用三个以上的剂型剂量(如福辛普利1片为10mg,此即一个剂型剂量),这是因为所有降压药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若通过不断增加一种药物的剂量来增加疗效,其代价可能是增加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目前公认,降压药联合用药应采取小剂量联合,多数降压药用一个剂型剂量,少数必要情况下可用二或三个剂型剂量,双氢克尿噻只用半个或一个剂型剂量。此外,目前国外进口的降压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但价格还比较高,我国不少病人尚难以承受长期应用这些药物的费用。因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有时要求我们考虑这一因素而不能把进口药的剂量用大。
◇量加倍-药加种序贯原则当一种首选药的一个剂型剂量未能使血压下降到目标水平时,可将剂量加大1倍,或者加用第二种药;如血压仍未下降到目标水平,可将第二种药剂量加大1倍,或加用第三种药;如血压仍未下降到目标水平,可将第三种药剂量加大1倍,或加用第四种药;如血压仍然未下降到目标水平,应分析原因(是否为继发性高血压,是否为已合并严重靶器官损害如肾功能不全,是否为所用药物尚未能针对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或者是顽固性高血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或调整降压药种类。降压药的启用应该根据血压水平即高血压级别从1~3种药开始,然后再根据疗效进行药物种类和剂量的“微调”。一个具体的高血压患者究竟需几种降压药才能达到血压控制的目标水平,这多取决于高血压的程度。综合国际上许多大型临床试验发现:所需降压药个数=高血压级别数±1。如1、2、3级高血压常需降压药0~2、1~3、2~4种。高血压急症还需静脉使用降压药。
◇其他因素同控原则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冠心病等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等等,是否兼顾治疗这些危险因素也严重影响高血压病预后,因此必须同时控制。此外,高血压患者50%以上合并其他各种内科疾病,或者高血压本身已经导致靶器官损害,在选择降压药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综合干预,降低心血管病的总体危险。
◆联合降压药物治疗方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9)曾推荐以下前四种组合方案,必要时或慎用后两种组合方案:
1)CCB和ACEI或ARB;2)ACEI或ARB和小剂量利尿剂;3)CCB(二氢吡啶类)和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4)CCB和小剂量利尿剂;5)小剂量利尿剂和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6)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
在新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中认为,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并且提出降压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初始较小有效治疗剂量,逐步增加剂量;建议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联合治疗。
对血压≥/mmHg或中危及以上的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或用小剂量固定复方制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目前对于血压≥/mmHg,或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患者强调起始联合治疗,具体联合方案如下。
优先考虑以下方案
第一步:ACEI/ARB加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A+C);ACEI/ARB加噻嗪类利尿剂(A+D);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加噻嗪类利尿剂(C+D);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加β受体阻滞剂(C+B);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
第二步:如果经以上治疗血压未达标,开始三联降压治疗,ACEI/ARB加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加噻嗪类利尿剂;或ACEI/ARB加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加β受体阻滞剂;或ACEI/ARB加噻嗪类利尿剂加α受体阻滞剂。
可以考虑或一般推荐以下方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保钾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不常规推荐ACEI+β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ACEI+ARB。
目前个体化治疗是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基本原则,而根据不同的患者,或同一个患者不同的治疗阶段,使用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在现有的条件下可以实现降压疗效的最大化,减少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兼顾患者多种危险因素和并发症以及并存疾病,改善生活质量。固定复方制剂也属于联合用药方案之一,如我国自行研制的复方降压制剂北京降压O号等,具有价格低、起效快、服用方便、易为广大患者接受的特点,被临床广泛应用。点评茬新能源领域点评茬新能源领域LG基于革新DD变频直驱电机技术啝电流精准控制LG基于革新DD变频直驱电机技术啝电流精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