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心律失常病房夜间收治了一位突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九旬老人。老人的心脏“电路”出了问题,导致心律失常,同时,老人的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有可能发生心脏停搏的危险。但因老人高龄、血管走行异常等原因,起搏器植入面临巨大挑战。重重困难之下,该院心律失常病房负责人冯磊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最终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92岁的刘奶奶入院一周前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随后体力下降,在自家附近诊所就诊,其间使用了利尿、平喘等药物治疗,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几天后,胸闷气短症状加剧,于是,家属连医院就医。刘奶奶到该院急诊时已是凌晨,急诊医生立刻为其进行心电血压检测,描记心电图显示心动过缓,心率波动在30次/分~50次/分。医生迅速联系该院心律失常病房医生会诊,通过心电图及心电监测,判断刘奶奶存在房室传导阻滞,病情紧急,刻不容缓,需立即进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手术。
心律失常病房负责人冯磊考虑到患者术后活动及预防血栓等情况,没有选择股静脉作为入路临时起搏器,而决定于锁骨下静脉入路,但患者因高龄、血管走行异常等原因,反复尝试右侧锁骨下静脉均未能成功。燃眉之际,冯磊提出颈内静脉穿刺入路。幸运的是,在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冯磊一针见血,快速地完成了临时起搏器植入,起搏频率调至50次/分,成功为患者了解除生命危机。
急诊手术结束后,刘奶奶被收治在心律失常病房。冯磊又对其病情进行了充分评估,观察到患者存在下肢水肿的情况,为其完善相关化验及检查后,发现存在下肢动脉血栓及下肢静脉血流缓慢等问题。如果选择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腿部制动时间长,容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的风险,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选择传统起搏器植入。术后,刘奶奶症状消除,现已顺利出院,起搏器随访参数良好。
冯磊提醒,明确症状是由心动过缓导致的,推荐永久起搏治疗提高心率并改善症状。而持续性房颤合并症状性心动过缓者,推荐永久起搏治疗。非可逆性二度Ⅱ型、高度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不论有无症状,均推荐永久起搏治疗。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丽霞
#美好辽宁欢迎您##网红打卡地辽宁杠杠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