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出生前诊断

医院医院哈佛医学院儿科心脏病学与高级胎儿保健中心研究者在AAP上报告,内脏心房异位综合征(HS)、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AVB)或心动过缓患儿出生前诊断生存率高(63%),其死亡风险因素为水肿、早产、心功能不全和心室率(VR)低。

AVB,作为HS的一部分,是1种罕见疾病。尽管已实现早诊断和积极治疗,但是AVB患者的生存率仍很低(10%~25%)。该研究旨在明确HS和完全AVB患者(出生前诊断)的死亡率及潜在死亡风险因素。

该研究纳入在年至年期间,在1处大型专科心脏转诊中心被诊断为HS、心动过缓或AVB的胎儿。对这些胎儿的出生前、出生后变量进行分析。主要转归为死亡率,包括终止妊娠、死胎和出生后死亡。次要转归为接受起搏器安置术患儿数。

研究结果为,共有例HS胎儿,其中22例(14.3%)为心动过缓或AVB患儿。诊断时的孕龄中位值为23周(16~38周)。13例(59%)患儿被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8例(36%)被诊断为完全AVB;1例(5%)被诊断为Ⅱ度AVB。窦性心动过缓胎儿的平均VR在疾病诊断时为次/min(60~次/min),在妊娠晚期前下降至80次/min(55~次/min)。AVB胎儿的平均VR在疾病诊断时和妊娠晚期前均为60次/min(50~67次/min)。15例(68%)胎儿存活并出生;4例(18%)死胎;3例(14%)选择终止妊娠。30%胎儿出现水肿;20%出现VR55次/min;10%出现心功能不全。在4例死胎中,2例患有窦性心动过缓,2例患有AVB,4例均出现水肿。除终止妊娠外,15例(79%)胎儿存活并出生。在15例存活并出生患儿中,3例患有心动过缓,12例(80%)患有AVB。12例(80%)存活并出生患儿需要接受起搏器安置术。3例患儿于婴儿期死亡,这些患儿在新生儿阶段患有AVB并已接受起搏器安置术。这3例患儿为早产儿,原因为水肿进展,其中2例在出生后第1周内死亡,1例在3月龄时死于非心脏原因。在12例存活并出生患儿中,有9例需要接受起搏器安置术,8例患有完全AVB[平均VR为60次/min(30~70次/min)],1例患有窦房结功能障碍(VR为60次/min)。在胎儿诊断后平均5.7年(0.3~15年)的随访期间,继续妊娠胎儿(或患儿)的总生存率为63%(12/19例)。死亡风险因素包括水肿(P0.),早产(P=0.04),心功能不全(P=0.)和VR55次/min(P=0.04)。

研究者认为,HS、AVB或心动过缓患儿出生前诊断生存率高(63%),其死亡风险因素为水肿、早产、心功能不全和VR低。对于HS(包括AVB)或(窦性)心动过缓胎儿,在妊娠期应密切监测水肿进展。

(内容图表有略,具体请见全文)

(《儿科学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天津市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zjjs/1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