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房室传导阻滞,简称房传阻,是指心脏的房室结或房室束出现异常,进而导致心脏搏动的传导出现延迟或完全阻滞。这种病症可分为三种程度:一度、二度(其中二度又细分为I型和II型)以及三度。若用不太贴切的比喻来形容,P波可喻为“丈夫”,而QRS波则象征着“家”。在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心电图上会显现出PR间期的延长,这意味着心房的激动传递到心室所需的时间变长了,但重要的是,每一个心房的激动都能顺利传导至心室。简言之,就像丈夫有时晚归,但始终会回家一样。如上图所示,当P-R间期超过2秒时,我们观察到每个P波后都紧跟着一个QRS波。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遇到的是房室传导阻滞。我们进一步思考,窦性心律不齐时,PR间期是正常的,但PP间期却不等长。这提示我们,虽然两者在某些方面相似,但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
接下来,我们探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心电图上,这种病症表现为部分心房激动无法顺利传导至心室。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阻滞可分为两种类型:二度Ⅰ型和二度Ⅱ型。其中,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又被称为文氏现象,其心电图特征在于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某个心房激动无法传至心室。这一现象仿佛描绘了一幅丈夫回家时间越来越晚,最终某晚竟未归家的场景。第一个红色箭头所指处的PR间期逐渐延长,从2小格到3小格,再到5小格,而随后,第二个红色箭头处则脱落了一个QRS波。这就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典型心电图表现。其中,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又被称为文氏现象,其特征在于PR间期的逐渐延长,直至某个心房激动无法传至心室。而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又称为莫氏二型,其特点是心电图上突然出现的心房激动无法到达心室,且PR间期保持稳定不变。这种模式仿佛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丈夫的回家时间原本固定,但有时却意外缺席。如上图所示,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PR间期在前期保持较为固定,但随后在红色箭头处出现QRS波的脱漏。这种心电图表现反映了心房和心室之间完全失去了正常的传导联系,即所谓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在此状态下,心房和心室会各自独立地收缩,形成房室分离的现象。具体而言,心电图上的PR间期变得完全不等,而PP间期和RR间期则保持恒定。同时,心房的收缩频率通常会比心室的收缩频率更高。这种情形下,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丈夫彻底不回家了,各过各的”。如上图所示,红色箭头所指之处即为窦性P波,其间的PP间期保持相对固定。同时,可以观察到心房的收缩频率明显高于心室。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早搏未下传”的概念。早搏未下传是指心脏在正常的心搏周期之前产生了额外的搏动,然而这一搏动并未能有效传递至心室,也就是说,心房的搏动并未能引发心室的收缩。这种现象在心电图上可能表现为QRS波的脱漏。红色箭头所指之处,第3个P波异常提前出现,其形态有别于其他P波。值得注意的是,它与前一个QRS波群后的T波发生融合(融合后的T波形态显著不同于其他T波),且之后并未出现下传的QRS波群,这表明代偿并不完全。
那么,如果早搏能够下传,心电图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呢?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探讨这一问题,并与窦性心律不齐及房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