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心血管内科病房顺利开展希氏束起搏治疗

缘起

72岁的王奶奶五年前诊断为“心功能不全,频发室早,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这五年来她系统、规律服用心衰治疗药物,胸闷气短仍反复发作。医院心脏超声示扩张型心肌病、肺动脉高压(中度),射血分数仅23%。近期她胸闷气短逐渐加重,不得不再次入院治疗。因王奶奶的症状经规范化抗心衰治疗不能缓解,医生建议她进行CRT治疗,但CRT价格昂贵,王奶奶的家庭承受不起。

希氏束起搏治疗发挥作用

第二心血管内科病房孙志军主任听说王奶奶的情况之后,决定选用价格经济的希氏束起搏治疗改善心室不同步。手术过程顺利,希氏束部位置入电极后,参数非常理想,王奶奶胸闷气短症状较前明显减轻,王奶奶也就成为了孙志军教授团队开展的首例希氏束起搏替代CRT治疗射血分数减低合并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病例。

什么是希氏束起搏

心脏起搏治疗是将起搏器电极置入心腔内,从而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传统的心脏起搏治疗需要将电极放在右心室内,左心室右心室收缩不同步,会导致心衰住院率和房颤发生率的增加,其弊端已被大量临床研究所证明。希氏束起搏(Hisbundlepacing,HBP)是近年来心脏起搏领域的热点,它将起搏电极定位并植入希氏束或其临近部位,让起搏脉冲激动沿着自身的传导系统下传,产生的QRS波接近自身下传的形态,该起搏部位可保持房室、双室、室内同步,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理性起搏。研究显示,希氏束起搏安全性良好,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对于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治疗效果可能更优于目前所应用的三腔起搏器(CRT)。

成功开展价值

希氏束起搏难度较大,在国内开展的时间尚短,目前医院并不多,这是因为希氏束的范围仅数毫米,还需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定位起搏器的电极导线于此,这要求手术医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起搏器植入技术,还要同时具备丰富的心内电生理经验,因此也是起搏器植入术中难度较高的手术。第二心血管内科病房这一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医院成为东北地区为数不多能医院之一,医院心脏起搏电生理整体诊治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希氏束起搏模式的转变,必将给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孙志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心血管内科病房主任。擅长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及CRT/D器械治疗、希氏束起搏治疗、慢性心律失常起搏器植入、恶性心律失常ICD治疗;冠心病药物及介入手术治疗等。

出诊时间:每周一全天

出诊地点:滑翔院区1号楼3楼1诊室

科室

介绍

第二心血管内科病房现开放床位48张,包含心脏重症监护单元(CCU)18张床位。现有医护人员37人,教授2人,主治医师7人,其中博士导师1人,硕士导师2人。年门诊量1.8万人次,病房收治患者达余例,病房为国家首批通过的中国心衰中心,卫生部冠脉介入培训及起搏与电生理培训基地,AHA(美国心脏协会)急诊急救培训中心,同时也是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供稿:第二心血管内科病房/李影

编辑:宣传工作部/李桐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zlbdf/9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