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圆梦医考,刷题趁早第3

北京主治湿疹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89789.html

1、心尖区触及舒张期震颤,提示

A、主动脉瓣狭窄

B、肺动脉瓣狭窄

C、室间隔缺损

D、二尖瓣狭窄

E、二尖瓣关闭不全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D二尖瓣狭窄时,心尖部可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呈递增型,音调较低而局限,左侧卧位呼气末时较清楚,常伴有第一心音亢进、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及舒张期震颤,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分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致的相对性二尖瓣狭窄的杂音,称为奥-弗杂音(Austin-Flint杂音),性质柔和,不伴有第一心音亢进、开瓣音,无震颤。

2、高钾血症见于

A、肺心病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以上均不是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C高钾血症见于:①排出减少: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少尿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②摄入过多:如高钾饮食、静脉输注大量钾盐、输入大量库存血液。③细胞内钾外移增多:如严重溶血、大面积烧伤、挤压综合征、组织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等。

3、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应除外

A、疑有颅内出血

B、有脑膜刺激症状需明确诊断者

C、疑有颅内压显著增高

D、疑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E、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及瘫痪等表现而原因未明者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C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

(1)有脑膜刺激症状需明确诊断者。(2)疑有颅内出血。(3)疑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4)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及瘫痪等表现而原因未明者。(5)中枢神经系统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4、空腹血糖病理性减低见于

A、饥饿

B、剧烈运动

C、长时间剧烈运动

D、严重营养不良

E、坏死性胰腺炎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D空腹血糖病理性减低见于:①胰岛素分泌过多:如胰岛β细胞增生或肿瘤、胰岛素用量过大、口服降糖药等。②对抗胰岛素的激素缺乏: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缺乏等。③肝糖原储存缺乏:如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肝病。④急性酒精中毒。⑤消耗性疾病:如严重营养不良、恶病质等。选项饥饿与长时间剧烈运动为空腹血糖生理性减低;剧烈运动为空腹血糖生理性增高;坏死性胰腺炎为空腹血糖病理性增高。

5、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诊断应考虑为

A、糖尿病

B、蛋白尿

C、类固醇性糖尿病

D、尿酮体

E、应激性糖尿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B健康成人经尿排出的蛋白质总量为0~80mg/24h。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mg/24h称为蛋白尿(PRO)。

6、下列可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A、流行性腮腺炎

B、猩红热

C、荨麻疹

D、库欣综合征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A淋巴细胞增多:①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某些杆菌感染,如结核病、百日咳、布氏杆菌病等。②某些血液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③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绝对值并不增高。

7、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常见于

A、急性化脓性感染

B、肝硬化

C、伤寒

D、副伤寒

E、系统性红斑狼疮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A核左移:当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0.05,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反应、急性中毒等。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称为再生性左移。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少,称为退行性左移。表示机体反应性低下,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

8、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为

A、T波双向

B、T波低平

C、S-T段呈下垂型压低

D、S-T段抬高

E、S-T段呈水平型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D变异型心绞痛:常于休息或安静时发病,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常伴有T波高耸,对应导联S-T段下移。

9、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的改变是

A、P~R间期延长

B、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C、P波高尖

D、异常Q波

E、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E稳定型心绞痛:面对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下移≥0.1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时间一般小于15分钟。

10、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是

A、P-R间期进行性延长,伴QRS波脱漏

B、QRS波宽大畸形

C、P-R间期进行性缩短

D、R-R间距进行性延长

E、房室传导比例3:1下传多见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A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①窦性p波规律出现。②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出现一次QRS波群脱落(P波后无QRS波群),其后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逐渐延长,直至QRS脱落,周而复始。③QRS脱落所致的最长RR间期,短于任何两个最短的RR间期之和。④QRS波群时间、形态大多正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zlbdf/11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