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与降压药,这里有你想知道的6个

白癜风早期证状的图片 http://m.39.net/pf/a_4710670.html

作者:林国志

来源:医学之声1、得了高血压,是不是就注定终生吃降压药?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1)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症状之一,当原发病治愈后血压也会随之下降或恢复正常。继发性高血压包括肾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库欣综合征(CS)、药物性高血压等,当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性疾病治愈后,大部分患者血压会逐渐下降,直至血压正常,这一过程中可以逐渐减少降压药物直至停药。(2)当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时,则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1、2、3级(表1),根据其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疾病史进行危险分层,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表2)。低危患者,可对患者进行1~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如血压仍不达标,可开始药物治疗;中危患者,可观察数周,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改善生活方式,如血压仍不达标,则应开始药物治疗;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应及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开始启动药物治疗后,应坚持长期治疗。表1血压水平分类表2血压升高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2、长期吃降压药,会不会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损害?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类。这些降压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多是较轻微、可防、可控的,少见文献有报导造成不可逆的肝、肾等器官的损害。若患者对某个降压药物出现副作用且不可耐受,可以选用其他降压药物进行替代治疗,例如,患者服用依那普利片出现了刺激性干咳且不能耐受,可考虑改用厄贝沙坦等ARB类药物继续治疗。3、血压降不下来,是加大药物剂量,还是联合用药?当患者确诊高血压,开始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时,一般是从单药、常规有效剂量开始治疗,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根据病情,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当患者规范治疗下未达到预期降压目标时,需要考虑增加药物剂量或联合用药,对血压≥/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对血压≥/90mmHg的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不推荐单药大剂量使用。联合降压给药方案较单药大剂量治疗方案可更有效地降低血压,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服药后出现了副作用,是否需要换用降压药?许多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可耐受、可预防的,如出现不能耐受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更换其他降压药。常见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对策略如下(表3)。表3常见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对策略降压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应对策略利尿剂(氢氯噻嗪)低血钾、低血钠等电解质紊乱血尿酸升高出现乏力、厌食、腹胀、嗜睡等症时,医院检测血钾水平,必要时适当补钾。定期检测尿酸水平,如有持续升高,考虑更换药物,当出现痛风发作,建议更换降压药。CCB(硝苯地平)踝部水肿、头痛、面部潮红连续应用两周后,上述不良反应大多减弱或消失;出现踝部水肿,建议闲暇时,将下肢抬高。ACEI(依那普利)咳嗽,血钾升高,血管神经性水肿咳嗽不严重、可以耐受者,可继续使用ACEI,部分患者症状会自行消失,若咳嗽持续、剧烈者须停药;个别患者会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虽然发生率低,但可危及生命,一旦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的任何征象,如眼睑、唇、舌、耳垂及外生殖器等部位突然出现的无症状性肿胀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ARB(厄贝沙坦)血钾升高,血管性神经水肿(罕见)慎用保钾利尿剂和补钾药,联用降压药时可优先考虑排钾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恶心、呕吐、轻度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支气管痉挛、心功能抑制禁忌用于合并支气管哮喘、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和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严重的不良反应与应用不当有关,并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药物应用剂量增加而增加,应注意药物使用剂量和给药禁忌,长期用药患者需要停药时,应逐渐减量至停药。5、服药一段时间,血压控制稳定,降压药是否可以慢慢减量或减药?确诊高血压,开始降压药物治疗后,建议早期每天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血压稳定后定期监测。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剂量调整后,血压稳定在目标水平内,此时应按当前给药方案坚持服用降压药,降低药物剂量或减少服用药物品种可能导致稳定的血压再次出现波动。当多次监测血压偏低(一般指低于90/60mmHg)或出现头晕、恶心、视野模糊、疲劳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以根据近期服用药物和血压控制情况调整药物治疗方案。6、最后,除了规范服用降压药物和监测血压外,切不可忘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干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包括正常高值者和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疗,其目的是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具体建议如下:(1)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减少烹调用盐、调味品、腌制品,适当增加每日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肾功能不全者补钾前应咨询医生。(2)合理膳食: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3)控制体重:推荐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BMI:18.5~23.9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建议所有超重和肥胖患者减重。(4)不吸烟:吸烟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亦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5)限制饮酒:过量饮酒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且其风险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限制饮酒可使血压降低。(6)增加运动:运动可以改善血压水平,建议每天进行30~4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研究显示,有氧运动平均降低收缩压3.84mmHg,舒张压2.58mmHg,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运动前需进行评估。(7)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防治,,19(1):1-44.

[2]闫捷.常用降压药物不良反应与应对策略[J].北方药学,,15(11):-.

[3]李甄凌.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9(11):95-96.

[4]相关药品说明书.

收听药评中心,每天都能进步一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zlbdf/10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