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发生三度

摘要

一例6岁患者,因患法洛式四联症,心脏外科术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由于经济条件因素,选择安置国产Qinming2312M型起搏器,手术顺利,术后随访起搏参数正常,起搏频率80次/分,起搏电压控制为2.0V/0.75ms。提示对经济条件不佳的患儿,国产起搏器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国产起搏器;先天心脏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患儿男,6岁,出生后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因患儿年龄小且体重偏低,未进一步治疗。目前,易患呼吸道感染,哭闹后有紫绀,无晕厥、浮肿、呼吸困难等,喜蹲踞,活动耐力差,医院接受治疗。在给予患儿法洛式四联症根治术-动脉导管未闭修补术,术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图1),经异丙肾上腺素,激素调整后仍未恢复,自主心室率40~60次/分,术后予以临时起搏器维持心率。经过会诊,患儿符合安装起搏器的适应证,因患儿家庭经济及医保报销等原因,经沟通,选用国产Qinming2312M型起搏器。

图1 患儿心脏外科术后的Ⅱ导联心电图

术后29天在经全麻行起搏器植入术后,18号穿刺针穿刺右锁骨下静脉,沿穿刺点内侧横行切开皮肤,长约4c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达胸大肌筋膜,做起搏器大小囊袋,经7F导管鞘(起搏导线递送系统)送入心室导线至下腔静脉;将心室主动螺旋电极(BIO Setrox S 60)固定于右室流出道,测试心室电极起搏阈值:0.37ms、0.6V,阻抗:1 104Ω,P/R波幅值:25.6mV,考虑孩子活动量大,基础频率设为80次/分,各项参数均满意,预留足够长度电极在心腔,皮下缝合固定心室电极导线,将心室电极导线尾端插入到起搏器心室电极孔,将起搏器及多余电极导线放入囊袋,起搏方式VVI。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图2。术后一周出院。术后3个月后随访:心室电极起搏阈值:0.37ms、0.5V,阻抗:650Ω,将起搏频率调至40次/分时,仍未能监测到自身心率,为保证安全起搏和节省电量,起搏电压由原来的3.8V程控为2.0V,并将起搏和感知极性程控为双极。

讨论

对单纯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若窦房结功能正常,可以选择单导线的VDD起搏器,目前,VDD起搏器已经停产。由于患儿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最终选择国产Qinming单腔起搏器。

本院随访结果满意,提示对于经济条件不佳的患儿,选择国产起搏器不适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晓燕,谈红,刘科卫,等.国产心脏起搏器QinmingM临床应用的研究[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7(1).11

中图分类号 R541.7+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7-2659(2016)04-0376-01

DOI:10.13333/j.cnki.cjcpe.2016.04.015

网络出版时间:2016-8-15 16:32

网络出版







































患了白癜风如何治疗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zjjs/2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