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心房扑动呈2:1房室传导
[导读]心房扑动呈2:1传导时,常需要与房早二联律(有提前的P’波)和窦性心动过速(忽略了T波中的F波)相鉴别。
实例解析:一、图例资料:患者老年女性,急性起病,慢性过程。患者因"反复胸闷心悸3年余,再发4天"入院。该患者近3年多前始常于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出现阵性胸闷、心悸不适,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不等,有时可自行缓解,发病后曾在本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予营养心肌、减慢心室率(稳心颗粒、酒石酸美托洛尔等)药物口服,平素症状时好时现,近3月前患者因症状加重伴胸痛在我院就诊,诊断为心肌梗死,转***医院,但因患者心室率减慢至30次/分左右而又转至***医院住院治疗,予以活血化瘀、稳定版块、抗血小板聚集、提高心室率等对症处理后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后出院,出院后一直口服"氯吡咯雷、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肠溶片麝香保心丸"等药物治疗,患者仍时感心悸不适,近4天前起患者因劳累后感胸闷心悸不适,口服药物及休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故今再次***就诊。T:36.4℃P:次/分R:20次/分BP:/78mmHg神志清,精神欠佳,唇不绀,咽不充血,颈软,气管居中,两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罗音。心律次/分,心律尚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I型)呈2:1房室传导二、知识点:图中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及方向相同、间隔规则的锯齿状F波,F波尖端向下(主要表现在Ⅱ、Ⅲ、aVF导联),F-F波之间无等电位线。F波频率bpm,QRS波群形态正常,呈2:1房室传导;心房扑动呈2:1传导时,常需要与房早二联律(有提前的P’波)和窦性心动过速(忽略了T波中的F波)相鉴别。三、临床意义:心房扑动的频率常在~bpm,由于扑动波的频率太快,通常不能全部下传到心室(伴旁路者除外),固在心电图中常表现为不同比例的传导阻滞现象;心房扑动呈2:1传导时,由于心室率是的,故常需要与房性早搏末下传的二联律和窦性心动过速相鉴别。房性早搏末下传的二联律可见提前的P’波、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而误诊为窦性心动过速时,常常是忽略了T波中的F波,其实在V1导联是可见清楚的F波的。心房扑动常伴有器质性心脏病,临床上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常需要抗凝治疗。药物效果不好时,可考虑射频消融其成功率在95%以上;参考文献:1、卢喜烈编.心电图诊断解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01.2、浦文斌,戎哲毅主编.社区常见病心电图诊断解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06.3、唐文军主编.心电图精要与图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01.4、唐发宽,李俊峡,曹雪滨主编.心血管疾病介入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01.5、方丕华,张澍主编.心律失常规范化防止从指南到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06.6、苏拉维茨(BorysSurawicz)著;尼兰斯(TimothyK·Knilans)著;郭继鸿译;洪江译.周氏实用心电图学第6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01.
专家简介
陈海兵,海门市第四医院(四甲镇中心卫生院)心电图室主任,主治医师,常年从事基层心电图工作,一直在向各位老师学习。爱爱医医学论坛超级版主,于年7月创建爱爱医医学论坛心电图脑电图版,参与主编《彩色简明心电图手册》,参与编著《心电图临床解读》、《心电图高手速成手册》。
本文经陈海兵老师授权!来源:爱爱医作者:陈海兵责任编辑:点滴管点击更多精彩-心电网络之家专辑大汇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tslf/1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