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约占人一生中三分之一时间,而中国睡眠研究会的最新睡眠调查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另一项针对中国6城市普通人群睡眠调查表明,成年人在过去12个月内有失眠症状的比率高达57%,女性失眠率更是男性的2倍。失眠可导致人的感知、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情绪等意志行为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常,失眠还易导致免疫力下降、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发生。
除了睡不着,睡觉“过香”打呼噜也是一种典型的睡眠障碍,这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据统计,成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率约5%,中年肥胖人士高达50%,目前国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估计达万之多。研究证明,“打呼噜”不仅是睡眠问题,它会导致全身疾病,会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脑出血、糖尿病等,“打呼噜”严重者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高2~3倍,中重度患者5年病死率高达13%。
专家指出,目前导致睡眠障碍的疾病共有90余种,而在睡眠障碍性疾病中以失眠类和睡眠呼吸障碍类最多。失眠需对症治疗,不能盲目乱服安眠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也一定要把“打呼噜”当回事,医院就诊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睡眠是每个人生命必需的过程,约占人一生中三分之一时间。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基地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27%的人有睡眠问题。中国睡眠研究会全国调查问卷统计显示:高达38.2的中国城市居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眠。
六城市成年人失眠高达57%,女性失眠率比男性高2倍
一项针对中国6城市的普通人群睡眠问题的调查表明,成年人在过去的12个月内有失眠症状的比率高达57%,其中北京60%、上海62%、广州68%;女性失眠率更是男性的1.4~2倍。
年中国睡眠研究报告显示,有超过五成的国人认为工作压力对其睡眠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成为扼杀睡眠的主要“杀手”之一。因为工作压力造成的失眠病例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56.9%的受访者表示日益增加的生活压力也让他们睡不着,其中住房、教育、医疗、物价、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甲醛污染等都成为失眠者“吐槽”最多的关键词。年,每个中国人中有14人过了24时还不睡觉;而到了年,每个中国人中有22人过了24时还不睡觉,原因依次为上网聊天53.6%,玩游戏44.5%,看影视剧43.3%,工作、加班32.6%,应酬、朋友聚会14.9%??
报告还表明,睡眠指数得分从高到低排名的职业依次是公务员、销售、金融从业者、蓝领、教师、广告/公关人、企业高管、医务人员、IT从业者、媒体人,媒体人已连续两年睡眠指数得分垫底。
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李玉柱告诉记者,目前导致睡眠障碍的疾病共有90余种。而在睡眠障碍性疾病中,又以失眠类和睡眠呼吸障碍类最多。
失眠与免疫力调节、高血压、癌症等疾病互为因果,失眠超过两周应及时就诊
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唐向东说,失眠通常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入睡难、易醒、早醒、睡眠质量差、睡得少等都算失眠
医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郭兮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失眠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两类。继发性失眠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
郭兮恒还介绍,失眠还分为急性失眠、亚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三种。原来没有失眠的,在一个月内起病,称为急性失眠;失眠时间大于一个月、小于六个月的是亚急性失眠;大于六个月的称为慢性失眠。“如果只是偶尔一晚两晚没睡好,不必担心。但如果自己无法调整,因为睡不着而影响第二天学习工作和生活,或者造成失眠的时间超过两周,甚至长达一个月时,就应看医生了。”郭兮恒指出,失眠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存在以下症状之一: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易醒、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差、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小时)或白天觉得疲乏。
2.在有条件睡眠且环境适合睡眠的情况下仍出现上述症状。
3.患者至少有一种与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疲劳或全身不适;注意力、注意力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学习、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情绪波动或易激惹;日间犯困;兴趣、精力减退;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紧张、头痛、头晕或与睡眠缺少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对睡眠过度北京哪个白癜风好白癜风的饮食医疗问题和影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kfbl/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