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医院心内科成功完成日照首例CRT-D(心脏再同步复律除颤器)植入术,该手术医院心内科在心脏起搏治疗领域又迈上新台阶。反复心悸头晕,CRT-D植入术带来“心”希望近日,55岁的张先生总是反复心悸头晕,稍活动就会感到胸憋、气促,遂到医院/医院心内科就诊。入院后,经过综合治疗,张先生的病情慢慢得到了缓解,但这只是暂时的,他的病情随时都会反复、加重,药物治疗对于心脏功能严重衰竭、心脏结构已经出现改变的情况来说,无疑只是治标不治本。医院心内科第二主诊组医学博士、主治医师高婷雯在对张先生进行综合评估后表示:患者因频发室速合并一度、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完善检查后心脏基础疾病考虑为扩张性心肌病(EF31%)。且患者存在心脏基础疾病,心律失常属于器质性室速,经风险评估为猝死高危人群,患者基础心率缓慢,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受限制,存在ICD植入指证,但常规ICD右室导线植入右室会导致左右室激动收缩失同步,进而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植入CRT-D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从“双腔”到“三腔”,起搏技术全面升级随后,经心内科团队反复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并征得信任后决定行CRT-D植入术,以生理性左束支起搏的方式解决房室传导阻滞的同时,在药物控制室速的基础上对残余室速发作进行电治疗,并能够在发生室颤时及时识别进行心腔内电除颤。CRT-D是心脏介入手术中难度较高的手术之一,在操作上更为复杂,不仅对术者的技术要求极高,需要术者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团队的密切配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高婷雯为患者顺利实施了CRT-D植入手术,将三个电极完美植入到患者右心房、右心室、左室心内膜,术中优化参数后,患者QRS间期ms,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辅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目前,张先生已康复出院。CRT-D技术造福更多“心”病患者高婷雯介绍,左束支起搏作为一种生理性起搏方式,近年来已成为起搏器植入新趋势。将起搏电极置于人体固有传导束上进行起搏,使起搏器发放的电冲动能够经由自身传导束传导,可最大程度地保持或恢复左室收缩同步性,不但可减少起搏器介导的心功能不全,还可应用于治疗部分药物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CRT-D植入术是一种复杂先进的起搏治疗方式,结合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双重功能,不仅可以使心脏再同步化,实现心衰患者左右心室的同步收缩;当患者出现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时,还可以第一时间在体内自动识别并进行除颤治疗,减少因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成为心衰患者重获“心”生的另一选择。CRT-D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标志着我院在起搏电生理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也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重度心衰和心源性猝死治疗方面迈上了新台阶。越来越多的严重心衰患者将得到先进的治疗,并从中受益。敬畏生命,用心看病,屡创日照首例医院/医院起搏与电生理团队现有博士2人,硕士3人。自成立以来,始终践行“敬畏生命,用心看病”的行医理念,致力于帮助更多心血管病患者。目前已常规开展单腔、双腔、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及百余台左束支起搏术,在日照首次开展左束支起搏、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及房室结消融+左束支起搏一站式手术等。(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bdfnzym/1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