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身段,大能量,强续航无导线心脏起搏器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幸亏安装了无导线的起搏器,以前不舒服的症状都没有了,平时也几乎感觉不到它对生活有啥不好的影响。”6月9日,医院心血管内科十病区,该病区副主任(主持工作)卢志强随访已经出院近一周的88岁刘老先生。

3年前,刘老先生间断有胸闷、头晕伴乏力等不适症状症,医院检查结果为房室传导阻滞。入院前一周感到胸闷加重、视物不清,还曾发生晕厥。

为求进一步诊治老先医院,在心血管内科十病区住院治疗。

卢志强检查发现,刘老先生心率每分钟仅有30~40次,检测血压高压可达毫米汞柱;患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造影显示,前降支狭窄85%,右冠狭窄50%~60%,远端狭窄85%,血管内超声评估血管内部有不稳定斑块,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塞发生。

(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术前心电图,术后心电图)

房室传导阻滞是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称为房室传导阻滞。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心室率显著减慢,伴有明显症状如晕厥、意识丧失、阿-斯综合征等,需要植入起搏器治疗,以免发生长时间心脏停跳,危及生命。

心脏起搏器能帮助患者改善心脏功能,使心脏有规律地泵血,保证患者各大器官的血液需求。植入心脏起搏器后,患者头昏目眩、眩晕和晕厥的症状等将明显减轻,术后的生活质量能得到显著改善。

有导线起搏器是目前普遍应用的较为成熟的技术。随着新技术不断出现和应用,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技术发展方兴未艾,其适应症主要有:有心室起搏需求但依赖程度低的;囊袋反复感染,静脉闭塞等特殊疾病的;追求高生活质量和美观的年轻人群;不想因起搏器植入而影响职业发展(部分运动员、舞者)。

由于刘老先生因高龄体弱,如安装有导线的起搏器,在围手术期易发生出血或囊袋感染等风险,且不能用抗凝药;老先生的前降支等血管明显狭窄,需要尽快放置支架处理,否则狭窄的易导致心梗,将危及生命。

袁义强说,相比传统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的优势有:

一是身形小巧,其大小相当于一粒维生素胶囊,比传统起搏器体积减少93%;

二是无导线胶囊起搏器因积小,无需切开皮肤做囊袋,只需通过皮肤穿刺的方法植入心脏内发挥作用,体表看不到起搏器和手术痕迹,可以减少起搏器手术部位感染以及与其相关的心内膜炎、败血症的风险;

三是可以满足患者进行3.0T高清晰度核磁共振扫描的需求;

四是手术时间更快,术后恢复时间更短,传统起搏器植入术一般需要1.5个小时,术后需要静卧6~12小时,且6个月内植入肢体不能有剧烈运动,无导线起搏器手术时间仅需30分钟,术后1~2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两天后即可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五是无伤疤无切口。传统心脏起搏器会将两根导线通过静脉植入心脏,再在前胸口植入起搏器囊袋,前胸会留下明显开口和伤疤。而无导线起搏器无须植入心内膜导线,植入后患者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且很好地兼顾了患者美观需求;

六是电池续航能力更强,寿命超过12年,可以为心脏提供持续的稳定性。12年之后,如需更换,可以再次实施无导线起搏器。

(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无导线起搏器大小对比、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中)

经袁义强手术团队综合考虑,一致认为刘老先生最优治疗方案是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然后尽快实施支架置入术。

在袁义强带领下,会同卢志强、主治医师袁伟腾(心血管内科)等,为刘老先生成功实施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手术过程是先用一个导线和鞘把起搏器从切开的股静脉送入,直达心脏内部的室间隔右室面之后,导线和鞘与起搏器分离,并原路返回。此时起搏器张开插入心肌,开始搏动工作。手术实施顺利。

(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支架植入术前,支架植入术后)

起搏器植入成功后的第4天,卢志强手术团队就顺利为刘老先生实施了冠脉支架植入术。

术后,刘老先生恢复顺利。再没有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日前,已康复出院。

(医院李红朱丽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bdfnzym/15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