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梗如何预防和治疗,专家为您支招

哪里中医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181006/6564022.html

漫漫冬天已经来临,心梗高发季就在眼前,为提高公众对心梗防治重要性的认知,减少心梗发病率,复发率以及死亡率,让更多人了解、认识、掌握心肌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

在刚过去的第六个中国心梗救治日(年11月20日),我们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国心力衰竭学会委员、国内肺高压诊治及心内科危急重症抢救专家徐东进围绕“冬季心梗如何预防和治疗”以直播的形式面对面解答患者疑问!

那么关于心梗,您了解多少呢?

据徐东进医生介绍,我国每年大约有万人死于猝死,其中,心脏性猝死占全部猝死患者的75%,而在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中,80%与心肌梗死相关。

而主要的死亡原因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引发的恶性心律失常室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脏骤停,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结局就会导致心脏性猝死。

什么是心梗?

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结果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的一种现象。

或者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冠状动脉内膜增厚斑块的移动或者是合并出血,溃疡,钙化等使血管内膜粗糙不平,使血小板易于聚集吸附,从而使管腔内血栓形成或者是诱发冠状动脉持续痉挛,结果会导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而发生心肌梗塞。

心梗的诱因有哪些?

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过度吸烟、饮酒、熬夜,辛劳过度,气温变化或者有过心梗病史的,都是心梗的不良诱因!

“我遇到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他在一个密闭的环境里连续的熬夜,抽烟,后面第三天的时候就受不了了,心脏出现了问题,这是我遇到的心梗患者中,最年轻的一个,这么小就得心梗,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徐东进主任表示,诱因是可以避免的,有时候为了工作避免不了熬夜的时候,可以熬几个小时,就休息一下,不要持续熬夜!

心梗的病因还有一些,比如有氧运动量过少、肥胖、年纪大(年纪大了之后,动脉硬化,女性绝经以后,都会大大增加心梗的发生率),情绪波动都会导致心肌梗塞的发生。

心梗的危害,徐东进医生主要列出了以下几点:

会危及生命,即使通过多种检查、诊断及治疗手段,目前为止全球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仍然保持10%左右;

心脏的血管没有及时开通(发病4—6小时之内,及时疏通,可以挽救不必要的损失,但是很少有患者能够及时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严重的情况下出现心肌坏死的情况,容易发生左心室的室壁瘤等现象,导致出现心脏破裂等严重结果!

陈旧性心肌梗死阶段,病情相对稳定,但患者冠状动脉仍然存在病变,需经专科医生判定血管状态,根据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及时治疗,选对医生,医院,是可以把危害降到尽量低的情况,相反,如果没有时间意识,那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造成不可逆的致命伤害!

心梗有什么前兆?

徐东进说认识心梗前兆是心梗防治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他说:50%-80%的患者在心梗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闷不适的现象,有的在活动时可出现心慌、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期症状。

其中以新发心绞痛,表现为初发性心绞痛,或原有的心绞痛加重,表现为恶化心绞痛是很突出的。

心绞痛发作较以往更加频繁,程度也更加剧烈,持续时间较久,硝酸甘油的疗效差或者心电图提示st段一过性抬高或者是压低,T波的倒置或增高及不稳定心绞痛的情况,能够及时住院处理,可使部分患者避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心梗的发生之前可以无任何前兆症状。

怎么预防心梗的发生

心梗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心梗的预防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具体方法如下:

避免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发生;

戒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已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患者应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

有基础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病,如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

保持良好的心态。

专家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专业的解答(更多内容可观看直播)

注:您也可以通过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直接观看

Q:

心梗发作的时候,可以扛过去吗?

A:在没有进行病情干预的情况下,血管自己是不会通的!几个小时之后,可能疼痛、胸闷已经缓解,但是这并不是好预兆,可能这个时候,患者的心肌已经坏死。所以心梗早期,一定要及时救治,否则会造成致命的伤害!Q:

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心梗?

A:

首先,要降血压,把血压控制在一个正常值,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其次,不能为了降血压而降血压,要坚持吃降压药,根据不同的病人的病情,吃一些保护器官的药,在降血压的同时,避免器官发生病变!并且,还要注意血糖、血脂、尿酸的变化,对疾病进行及时筛查!

徐东进主任表示,如果身边人突发心梗,那么及时而专业的心肺复苏很重要,甚至可以挽回患者的生命!

胸外按压的方法

首先要确保病人仰卧于平地上,急救者将一手的手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的下半部分,将另外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的手上,双手肘关节要伸直,双上肢要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成人按压的频率至少为次/分钟,按压的深度是5-6cm,按压之后一定要让胸廓完全恢复。

人工呼吸的方法

首先要开放气道,常用的方法就是仰头抬颏法,将一只手至于患者的前额,然后用手掌推动,使头后仰,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呼吸就可以,不需要深呼吸。

所有的人工呼吸无论口对口、口对面罩或者球囊面罩等,需持续吹气一秒钟以上,要保证有足够的气体进入肺部而引起胸廓起伏。

徐东进,副主任医师,中国心力衰竭学会委员。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心内科副主任,国内肺高压诊治及心内科危急重症抢救专家,从事心内科临床及科研工作10余年。

擅长心内科各种危急、重症的抢救,冠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技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心内电生理、经食道调搏技术及起搏器置入技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zlbdf/9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