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大伯每天心跳停搏1167次

                            

心跳停博?

次?

是不是很惊讶,

心跳都停了上千次,

人还能活吗?

都知道心脏跳动是有节律、规律的,

一旦发生经常性的短时间停跳,

人确实很容易猝死。

最近一年多来,70岁的郑大伯老是感觉胸闷、乏力。一开始,他觉得是自己的老毛病冠心病惹得祸,可在家好好休养了一段时间,胸闷乏力的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开始头晕起来。实在没办法,郑大伯在家人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接诊后,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艳梅让郑大伯做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查发现,郑大伯一天里心脏停跳2秒以上有次,提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发生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阻滞。患者心室漏搏较多,导致心率减慢至40次/min以下时,所以才会出现头晕、无力、血压下降等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状。”刘艳梅一针见血指出了郑大伯的病因所在。

何为房室传导阻滞?

CONFERENCEGUESTS

房室传导阻滞?心跳过慢?郑大伯很吃惊,没想到自己的头晕会和心脏搭上关系。见郑大伯难以理解,刘艳梅耐心做了解释。

如何治疗心跳过慢?

CONFERENCEGUESTS

新技术——左束支区域起搏器植入术

CONFERENCEGUESTS

郑大伯很幸运,不仅可以植入起搏器来治疗自己心跳过慢的毛病,而且他遇上了好时代。随着医学的进步,心脏起搏器的起搏方式已经从最开始的通过简单电刺激使心脏跳动,发展到现在具有各种功能的生理性起搏——左束支区域起搏器植入术。

“这种起搏方法不仅可以治疗患者心跳慢,而且可以使病人的心脏收缩更加同步,对本身存在左束支阻滞的患者及心衰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心功能的双重作用。”刘艳梅介绍说,“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一项新兴的起搏器植入技术,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生理性起搏,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同步性、安全性。该技术的关键和难点是需要运用电生理知识确定左束支区域及标测有效的靶点,从而避免起搏感知功能不良、电极穿孔。”

术后,郑大伯气喘、胸闷等症状明显得到好转。

来源|医院

编辑|陈昊天

审核|李少俊

原标题:《七旬大伯每天心跳停搏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zlbdf/14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