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华首例RFR冠脉功能学检查医院实施。通过RFR测定评估,为介入治疗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精准诊断依据。
目前,医院常态化开展,医院在冠脉功能学检查方面已处于领先水平。
|RFR|
▲每个心动周期计算一个RFR数值
■RestingFull-CycleRatio--静息状态下全心动周期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是冠脉狭窄功能性评价,是公认的有创评价病变功能学的理想指标。
■RFR是在心脏未使用扩血管药物的静息状态下扫描心脏舒张期和心脏收缩期,经特定信号处理后获得五个连续完整的心动周期内冠脉狭窄病变远端平均压和主动脉平均压之比(Pd/Pa)最小值的均值。
“急性心梗需要尽快医院,及时放入支架畅通血管,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健康常识。事实上,除了老百姓熟知的急性心梗,对于稳定型冠心病、临界病变而言,并不是都需要介入治疗,通俗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狭窄都需要放支架。”
心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骆高江表示,如何精准找到缺血病变并评估是否需要冠脉介入治疗,RFR这一功能学检测就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并且为患者带去了更加舒适的就诊体验。
“稍微动一下这胸后背就会痛,但休息一下就能好一些,一直没放在心上,最近总是疼得厉害,医院看。”68岁的苏阿姨(化名)医院心内科门诊时,胸骨后的疼痛已经困扰了她一年多。
接诊医师立即建议苏阿姨住院完善相关检查,影像检查结果与医生的判断一致:苏阿姨的血管,堵了。
冠脉CTA提示:左前降支近段混合斑块形成,严重处管腔狭窄约70%,D1、2近段钙化斑块形成,管腔重度狭窄;左侧回旋支近段、右侧冠状动脉近段管腔狭窄约20%。
而冠脉造影提示,左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60%~70%狭窄,左回旋支中远段50%~60%狭窄,第三钝缘支近段70~80%狭窄,右冠近段30%~40%狭窄。
苏阿姨冠心病、颈动脉狭窄诊断明确,多处狭窄处于临界病变,且左前降支、分支均狭窄严重,那是否需要植入支架,又是否需要对临界病变进行介入治疗?
骆高江主任决定采用冠脉功能学检查——RFR对前降支近段病变进行功能学评价,检查结果RFR值为0.92。
“这也就意味着前降支近段狭窄并未对血管远端供血造成影响,血管远端所覆盖的心肌并未缺血,因此不需要对前降支进行介入干预,采取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当天,6年前已接受过冠脉支架植入的万大爷(化名)在面对是否需要再次植入支架的选择时,冠脉RFR测定同样给出了精准的答案。再次出现胸闷乏力后,万大爷第一时间意识到“可能是心脏又出了问题”。
在介入手术室,万大爷回旋支的RFR测量结果为0.95,不需要再次进行介入治疗,同样继续予以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骆高江表示,在冠心病介入领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被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金标准”,是影像学的技术。但面对一些临界病变、多支血管病变以及分叉病变等复杂情况时,单纯冠状动脉造影已不能满足临床对狭窄性病变解剖特征和生理功能评价的需要。
他指出,RFR无需注射腺苷,可带给患者更好的诊疗体验,同时RFR可精准反映患者全心动周期血流储备情况,对于医生下步手术和诊疗计划的制定具有积极的、精准的指导作用。
Q1
RFR冠脉功能学检查适用于哪些情况?
使用功能学(RFR)指导介入治疗优于冠状动脉造影指导,对腺苷、APT不耐受的病人,哮喘患者,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未安装起搏器患者,基础血压低于90/60mmHg的患者,均可以用RFR来作为评估工具。
可用于不同病变(临界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分叉病变、串联或弥漫性病变、左主干病变)和支架术后评估,指导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及判断预后。
Q2
RFR检查指标如何评估患者是否需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非侵入性功能评价阳性,且冠脉造影与其评价结果一致的,和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经冠脉造影的非罪犯血管,若RFR>0.89,则无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若RFR≤0.89,则施行介入治疗。
Q3
RFR检查的优势在哪里?
RFR检查无需使用最大充血药物,避免了患者不适,更简便、安全;手术时间更短,效率更高。通过RFR指导PCI可以改善患者预后,节约医疗费用。
冠脉介入治疗自开展以来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下一步,医院将常态化开展冠脉RFR测定,全面实现冠脉介入精准治疗,全心全意为义乌老百姓的“心”健康保驾护航。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义乌市医院年端午假期工作安排:专家门诊、手术全部正常开展
?医院唯一!医院放射科代表队获省级大赛二等奖,青年医师再现义医风采
?你约了吗?义乌市医院眼科天团专题讲座再进校园,“百年百场进百校”近视防控活动全面铺开
?“三孩”开放,你愿意生么?高龄孕妈怎么生?医院产科权威专家给你划重点!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