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人的心脏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一生要不停地跳动25~30亿次。心脏正常每分钟搏动在60-次/分,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对人体均会造成危害,心动过缓严重者甚至会猝死。
专家简介
屠莉莉心血管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曾先后在首都医院心脏介入中心、南京医科大医院心导管室、苏州医学院附一院心内科进修。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获市科技进步奖3项。
擅长:心脏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早搏、房颤、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熟练掌握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如心脏起搏器的安装、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术等。
坐诊时间:周一、三、五下午
刘老太今年76岁,家住扬州,有16年的糖尿病史,平日对血糖的监控和管理并不理想。近两年,刘老太屡屡感到胸闷、乏力,在今年症状尤为严重。据刘老太自述,上周一次晒衣服过程中,她竟两腿一软,突然瘫倒在地,“倒的时候我意识还很清醒,就感觉胸闷、头晕、腿软,扶起来后足足缓了一小时才有所好转。”刘老太对此心有余悸,医院就诊。
原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可致猝死在家人的陪同下,刘医院心内科接受专家检查,“患者神智清醒,精神萎靡,心率仅为41次/分,”心血管内科主任屠莉莉说,“结合体格检查及心电图提示,我们诊断患者为窦性心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交界性逸搏心律。”屠主任指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就是导致患者胸闷、头晕以及晕倒的主要原因,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生命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据了解,心脏搏动<60次/分,或出现心脏停跳、长间歇,即为心动过缓,可导致患者心脏泵血量下降,出现脑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缺血缺氧,引起患者心悸、胸闷、无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猝死。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由心脏器质性病变,如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症性病变,心脏传导系统损伤等因素诱发,而糖尿病则是造成人体器质病变的最常见原因。”屠主任解释,长年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是引起患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之一。
为心安上“涡轮”我院首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由于存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对生命构成威胁,符合手术指征,所以我们建议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经过细致的沟通,患者与家属也十分配合。”屠主任说。
屠主任告诉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目前已经非常成熟。该治疗不仅可以帮助心脏重现规律性跳动,有效治疗心动过缓,而且还可预防心源性晕倒,为心脏的健康保驾护航,“我们在患者的左侧锁骨下方作一条4CM长的切口,将起搏器的电极导线通过锁骨下的静脉进入心脏,将电极前端固定在心腔内的特定部位,然后用一个小巧的起搏器与电极导线相连。整个过程耗时约1个小时,手术非常顺利。”
据了解,医院首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而主持该手术的屠莉医院心内科知名专家,在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如心脏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她的加盟医院在心血管技术上的飞跃性突破。
误区
安装起搏器很危险?
由于与心脏挂钩,人们会理所应当的认为这类手术的风险很大,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实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操作过程中,仅需极少的局部麻醉,切口小,安装便捷,这也意味着患者将是清醒的,可以放松地接受手术。
“在一些人看来,心动过缓不是什么严重的大问题,实际上这也是非常危险的认识误区,”屠主任解释,“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在50~60次/分,运动员甚至会接近40次/分,这一类通常不必治疗。但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的多数为病理性,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危机生命。而迄今为止,心脏起搏器是国际公认的治疗严重心动过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花多少钱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