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专治医院 http://m.39.net/pf/a_9204186.html
日前,一名78岁的男性患者因出现头晕、乏力、心动过缓等症状来到我院就诊。经心内科专家诊断,确诊为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然而,患者的各项指征表明,只有兼容磁共振的起搏器才能保证患者在未来的生活、治疗不受影响。
11月14日,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了首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该起搏器的成功植入,标志着我院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评估患者各项风险值偏高
据了解,计划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该名患者,由于心房颤动血栓风险高,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又由于近期行冠脉支架治疗需要同时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加之高龄等危险因素,因此,行传统起搏器植入发生出血和感染的风险极高。另外,专家团队考虑到由于患者罹患脑血管病,日后对磁共振检查的需求可能性很大。
最终,我院心血管内科贺玉泉教授基于患者的病情、基础情况和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考虑患者为Micra无导线起搏器适应症,即兼容磁共振的起搏器是其植入的最佳选择。
充分信任缜密方案获得认可
对于这样一个突破传统的治疗方案,贺玉泉教授团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我们来找您就是表示充分的信任,这样的方案是充分为患者考虑,我们相信三院的医疗水平!”最终,在充分评估病情、缜密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病人及家属的意愿,选择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
局部麻醉手术仅30分钟
无导线起搏器的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股静脉穿刺,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到心腔内部,手术时间仅30分钟左右。且患者术后恢复非常快,两天后即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据了解,该起搏器无需植入心内膜导线,也无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脉冲发生器(起搏器),最大程度减少了创伤与感染的风险。而且Micra无导线起搏器直接植入在心腔内,无伤疤、无切口,手术时间短,患者在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兼容磁共振破解后续治疗难题
植入传统起搏器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一线手段,自该技术问世以来,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使其重拾美好生活的信心。但是,对于高危患者,起搏器囊袋出血、感染以及电极导线破损等并发症也给治疗带来了难题。
▲Micra“胶囊起搏器”
Micra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起搏器不同,Micra创新的无导线、无囊袋设计,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相较于传统起搏器,Micra无导线起搏器体积减小了93%,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g。该起搏器拥有超强的电池续航能力,使用寿命可超过12年,并且同时兼容1.5T/3.0T(特斯拉)核磁共振扫描的功能,极大避免了传统起搏器植入后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所带来的的不便。
▲传统起搏器(左)与Micra无导线起搏器(右)对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