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心绞痛的印象一般都是在活动后出现的短暂性心前区疼痛,但这并不是全部,在临床中有一种心绞痛的发作与活动和体力劳动无关,一般在静息时发作,这就是所谓的“变异型心绞痛”。
No.1
什么是变异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一般发生在安静时,一般与体力劳动无关,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发作过后ST段下降,而且不出现病理Q波。
变异型心绞痛为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年,Prinzmetal等将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缺血性心绞痛命名为“变异型心绞痛”,其六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者较多。
No.2
常见症状和体征
发作性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静息出现心绞痛,常为周期性发作,常在每天同一时刻发作(后半夜或凌晨醒来时),清晨起床后轻度活动也易诱发。
可伴有心律失常或晕厥。多数患者发作时血压升高,少数可表现为血压下降。
疼痛程度较为严重,持续时间长10~30分钟。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5分钟内大多可使胸痛缓解。
No.3
诊断和鉴别诊断
依据发作时无诱因,疼痛发作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的临床特征,并根据心电图ST段抬高和T波高尖,可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期间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助于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可考虑采用诱发试验帮助诊断。
临床上常用麦角新碱、乙酰胆碱和过度通气等,其中以麦角新碱最为敏感。
变异型心绞痛应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后者除心电图ST段拾高外,常伴有心肌酶学、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变化,且冠状动脉造影示相应部位冠状动脉完全性阻塞。
No.4
临床相关检查
心电图特征为发作时相应导联一过性ST段抬高,一些病人ST段抬高与降低并伴T波直立与倒置交替出现,系缺血性传导延迟所致,可发展为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这种现象的出现常提示预后不良。
冠状动脉造影辅助诊断,约2/3的病人显示至少1支冠状动脉主支存在严重的粥样硬化性阻塞性病变,冠状动脉痉挛常发生于阻塞性病变1cm以内或其附近处。
其余1/3的病人在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可见到缺血区冠状动脉痉挛,缓解期或未发作时冠状动脉正常。
No.5
预后
变异型心绞痛初始发作6个月内常频发心绞痛和心脏事件,此后病情相对稳定,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0%和10%。
胸痛发作时伴有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或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其猝死的可能性较大。
冠状动脉阻塞明显者,心绞痛持续时间长且较剧烈,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率高。
无明显冠状动脉阻塞的病人预后良好。
No.6
专家补充
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spasm)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冠状动脉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闭塞,当冠状动脉痉挛导致血管闭塞时,则临床表现为静息性心绞痛伴心电图一过性ST段抬高。
此类患者临床特点鲜明,因静息性发作与稳定型心绞痛不同,ST段一过性抬高与稳定型心绞痛、UA和NSTEM、STEMI不同,因此可直接确立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Prinzmetal心绞痛)。
变异性心绞痛的治疗
钙通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是治疗冠状动脉痉挛以及变异性心绞痛的主要手段。
β受体拮抗剂可能会加重或诱发痉挛,但伴有固定性狭窄的病人并非禁忌。
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应该及时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平时建议长期服用β受体阻断剂类药物维持治疗。
此外平时一定要戒烟戒酒,还应该监测控制血压、维持适当的体重、纠正糖耐量异常与高脂血症、避免过度劳累和减轻精神压力。
小结
关于变异性心绞痛的知识就先介绍到这里了,希望通过本文大家都能够在生活中辨别变异性心绞痛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救治,享受健康生活。
希望本期推送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也欢迎将文章分享给更多人~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rq/1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