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突破清远人医为109岁老人成功植

黄大爷今年岁,半个月前,被诊断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还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晕厥、猝死。为解决这一情况,医院心血管内科三区(清远市起搏电生理中心)为黄大爷成功植入了起搏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使老人重新焕发“心”生命。有猝死的可能黄大爷虽然患有高血压,但平时精神状态很好,半个月前,开始出现心悸、胸闷、乏力和头晕的情况,医院检查心电图,发现黄大爷患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医生对症治疗后效果欠佳,为了进一步治疗,黄大爷的家人带他前往医院就诊。医院心血管内科三区副主任医师段鹏解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最严重的一类房室传导阻滞,通俗地说,就是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电路已经完全断开,心跳完全依靠心室带动,心跳非常缓慢,随时有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而且持续的慢心室率会引起心衰、晕厥等严重症状,如果出现阿-斯综合征发作,可导致猝死。“目前来说,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治疗手段。”段鹏说,人工心脏起搏器可以有效辅助心脏搏动、延长寿命,且起搏器植入术伤口较浅较小,手术时间短、手术风险低、手术成功率非常高。然而患者超高龄、心脏及血管解剖结构变异大,手术操作难度增加;加之本身各项身体机能下降,肾功能差,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出血风险大且手术期间管理要求更高。年龄不再是手术的绝对门槛手术风险让家属和治疗团队陷入手术与否的两难。最终综合患者本人意愿,以及考虑术后的生活质量,家属同意了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手术方案。“我们也对手术风险进行了评估,虽然患者高龄,但患者的本身意愿强烈,植入起搏器后,他后续的生活质量也会更好。”段鹏说,植入起搏器的手术已经十分成熟,团队在这方面也有着丰富的技术经验。完善术前检查后,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成功植入了心脏起搏器,植入后起搏器工作,患者心率恢复正常水平。目前,患者术后伤口恢复良好,且肾功能恢复正常,活动能力和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目前已康复出院。据悉,这次手术的成功,再次刷新了该院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最高龄纪录。段鹏表示,超高龄不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绝对禁忌,只要达到手术指征,患者有意愿,就可以考虑进行手术。他也提醒,家人要重视老年人心率健康,对于基础心率较慢的老年患者要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以尽早发现心律失常,若出现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建议尽快植入起搏器,以保证心脏跳动,减少心脏停跳和降低猝死风险。如患者感染风险高,也可以考虑植入无导线起搏器降低感染风险和缩短住院时间。总之,年龄不再是决定是否手术的首要因素,观念非常重要。陈之瑜刘秋宜通讯员彭可明点击图片,一键报料↓↓↓陈之瑜;刘秋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kfbl/15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