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

如心室搏动由房室交界区控制

马应龙推出主治心律失常新药——达芬齐芯严重心律失常病人的房间应如何装饰?郭士魁治心律失常经验中国药大开拓抗心律失常药研究新路作者:佚名上海药物所抗心律失常一类新
[详细介绍]

不完全性三分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中

根据典型心电图改变并结合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或ⅱ度2:1房室传导阻滞时,如全部或未下传的p波埋在前一个心搏的t波中,可分别被误诊为交接处性心律
[详细介绍]

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化湿

心悸,气短,胸闷或胸痛,乏力,不怕冷,肢温,脘腹胀满,纳差,大便不实不爽,头晕胀心脾气虚,湿邪停聚,心脉受阻则见心悸,气短,胸闷或胸痛,乏力,脉缓而弦滑;中焦受
[详细介绍]

任何部位的心肌组织

临床上可分为(1) 窦房干扰;(2)房内干扰—房性融合波;(3)交界区干扰(房室干扰);(4)室内干扰—室性融合波任何部位的心肌组织,包括传导系统在内,当其发放
[详细介绍]

近年来研究证实

0.20秒.治疗应针对病因,因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较好,无需特殊处理,但应避免应用抑制房室传导的药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阻滞(avb)中最轻的一种o.0
[详细介绍]

③药物:如洋地 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病因⑦外伤,心脏外科手术时误伤或波及房室传导组织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⑥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等①以各种原因的心肌炎症最常见,如风湿性、病 性心肌炎和其它
[详细介绍]

p-r间期逐渐延长

(4)ⅲ度avba.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下传完全受阻滞(即心室脱漏)(3)高度avbc.心室脱漏造成间歇为文氏周期中最长的p-r间距,小于任何两个短的心
[详细介绍]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小儿中可见于正常健康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小儿中可见于正常健康儿童也可由风湿性心脏炎病 性心肌炎发热肾炎先天性心脏病引起在应用卫生部洋地 时也能延长p—r间期 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时窦
[详细介绍]

心肾阳虚:腰膝酸软

1.心阳不振,心悸气短,胸闷不舒,头晕乏力,肢冷身寒,舌淡苔白,脉沉细且迟泊法:温通心阳方药;太子参,丹参、补骨脂各15克,制附片6克,郁金、香附、当归、赤芍、
[详细介绍]

如出现室性逸搏心律

阻滞部位愈低,潜在节律点的稳定性愈差,危险性也就愈大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当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阻滞部位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在起搏点就会发放激
[详细介绍]

阻滞可以是部分性[de](第一度或第二度

下一页1一、痊愈标准:无症状,查体及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一、可无自觉症状,也可引起心悸、胸闷等症状二、莫氏ⅰ型听诊第一心音强度逐渐减弱,并有心搏脱漏;莫氏ⅱ型有间
[详细介绍]

体力活动时可有心悸头晕乏力胸闷气短

熟悉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心脏手术时严密的心电图监测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50 岁以上较多,年轻患者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暂时性的较多男性患者较女
[详细介绍]

后者如发生过心源性昏厥且药物治疗无效时

阿托品能加速房室传导纠正文氏现象,但它加速心房率,使ii度ⅱ型传导阻滞加重,尤其qrs波宽大畸形者不宜应用11.病因治疗:用抗生素治疗急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控
[详细介绍]

不论前壁或下壁梗死

约有10%的病例阻滞可在希氏束,逸搏点常位于束支-浦氏纤维内,频率<4 次/min,且不恒定,qrs 波常宽大畸形(2)急性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由急性心肌
[详细介绍]

控制高血压对预防脑血管病固然重要

一些具有中风遗传素质的人常成为脑血管病的易患者,虽然高血压属于发生脑血管病最重要和最危险的因素,但脑血管病的发生并非完全依赖于血压的高度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调查了
[详细介绍]

适用于任何部位阻滞的心室率过慢病人

多数情况下传导系统的损伤是可恢复的1下一页5.因局部炎症水肿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可选用处方3中的糖皮质激素,往往有较好的效果,如急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和风湿活动所致
[详细介绍]

下壁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常呈现间歇性特

qrs形态正常(2)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为多见其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机制与该处缺血及显著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下壁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常
[详细介绍]

按阻滞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一二三度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表现为pr间期延长,在成人若大于0.20s,可诊断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一个p波后脱漏一个qrs波群,漏博后pr间期
[详细介绍]

结脉(缓而间歇)

心悸,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形寒肢冷,遇寒则加重,脘痞腹胀,头晕沉,腰膝酸软症状:心脾肾阳虚,气、血、老痰相凝结而生寒痰,心脉被阻,脉流结滞不通而出现脉缓而有
[详细介绍]

治则:温阳散寒

方解:方药:温阳散寒,活血升脉生芪15g太子参15g白术12g茯苓10g附片(先煎)8g肉桂10g细辛3g 干姜10g 桂枝8g 川芎10g 丹参10g水煎服,
[详细介绍]



1817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