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血管瘤(IH)是儿童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婴幼儿血管瘤又称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发生率在新生儿为1.1%~2.6%,约有30%在出生时即可见到。根据血管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等级。年以来,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一线药物,但目前临床医生常遇到的问题是普萘洛尔停药后,血管瘤出现复发。某机构对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且已经停用普萘洛尔6个月的血管瘤患儿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用药前与用药7个月对比结果显示,例患儿停药6个月内复发66例,复发率28.1%,其中15例属于严重发,占复发病例的22.7%(15/66)。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复发显著相关的变量有性别、瘤体分布模式、服药剂量、首次服药年龄、停药时服药疗程和停药时年龄。也就是说,多个单因素变量都与复发率有明显联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药剂量1.5mg?kg-1?d-1较2mg?kg-1?d-1复发风险明显升高(OR=3.);首次服药年龄8周者较≤8周复发风险明显升OR=5.);服药疗程≤6个月较>6个月复发风险明显升高(OR=17.);停药时年龄<1岁较≥1岁复发风险明显升高(OR=6.)。9个月停药、停药2个月后颜色加深、再次口服普萘洛尔治疗4个月颜色消退总之,服药剂量、疗程和停药年龄是影响复发的重要因素,而早产、瘤体大小、部位、厚度等均与复发无关。近三成的复发率无疑是普洛萘尔治疗血管瘤的最大缺点。此外,临床上普洛萘尔的药品副作用问题也颇让婴幼儿家长头疼。临床数据显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IH的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33.2%。研究显示最常见的近期不良反应为睡眠障碍、四肢发凉、躁动,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低血压、支气管痉挛或高反应性、低血糖发作。如不能定期复诊检测,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长期应用普萘洛尔的远期安全性数据少,仍需大规模研究评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rq/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