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最强音左束支区域起搏术助力心脏添活

3月16日,新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孙海燕团队成功为两位老年女性患者植入左束支区域起搏永久起搏器。第一位是67岁女性患者,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长程持续房颤合并III°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行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三尖瓣修补术,伴有贫血、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明显扩大,顽固性心衰,常常出现心悸、黑朦,最长心脏停搏达7.6秒,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且长期服用抗凝药,出血风险高,这无疑加大了手术难度。孙海燕主任带领的电生理团队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认真研讨手术方式,如果按传统起搏位置,如右室心尖部起搏会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心室泵血功能进一步下降加重心衰,孙主任决定行左束支区域起搏。经过制定了严谨的手术方案,仔细把握术中可能出现问题的每一个环节,最终由杨萌副主任医师为该患者成功植入永久起搏器。该技术的应用在保证心跳的同时也使心功能得到保护。同时,该项新技术与传统起搏术相比,并不增加患者额外费用。

第一位患者

第二位患者是有着85岁高龄的老年女性,临床诊断为III°房室传导阻滞,平均心率40次,经常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饱受病痛折磨23年,严重影响了这位老人的生活质量,为此,患者特地找到孙海燕主任寻求进一步治疗方案,孙主任结合该老年女性的病情,与心内一科电生理团队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后,决定为其行左束支区域起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在提升患者心率的同时保护了自然的希浦系统传导顺序,不影响术后患者的心功能,还给老人家一个安乐祥和的晚年。

第二位患者

左束支区域起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是目前起搏领域的又一重大创新。左束支广泛分布在左室间隔面心内膜部,主干短粗,后面呈网状分布,左束支区域起搏使用全球极细电极可以通过起搏传导阻滞部位以下左束支区域来纠正左束支传导阻滞,实现生理性的高速心电传导激动和同步,改善心功能。这两台复杂患者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科左束支区域起搏技术的日趋成熟。我们将会继续加强这些技术在患者中的推广,使更多患者获益,为我院的优质服务增添新动力。

新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用大爱守护心健康”、“积极救治一病人,健康获益全家人”的服务理念,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和整洁优雅的环境,竭诚为每一位患者服务。疗效来自专业,恢复心脏健康不再遥远!

联系

病区:-

门诊:-

科主任:孙海燕

护士长:王希娟

杨萌:

来源:心血管内科一病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rq/11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