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期传导

超常期传导是指心肌组织受抑制情况下出现的传导意外地改善现象。

(一)交界区超常期传导

1、高度房室阻滞时的超常期传导

高度或几乎完全性房室阻滞,早期较短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室上性激动能下传夺获心室,而更早或更迟发生的室上性激动均被阻滞于交界区。

2、文氏型房室阻滞的超常期传导

本该被阻滞的室上性激动因超常期传导得以下传。

3、2:1房室阻滞时的超常期传导

出现矛盾的RP与PR关系,即在长的RP之后,PF延长,在短的RP之后,PR缩短。这恰与正常的传导规律相反,也被认为是一种超常期传导现象

4、一度房室阻滞伴超常期传导

预期延长的PR间期意外地缩短。

5、房性早搏后的PR间期反常变化

联律间期短的,PR间期反而变短。相反,联律间期长时的,PR间期亦长。

(二)束支内的超常期传导

1、窦性心律伴束支阻滞,室上性早搏的QRS波形反而被正常化,可能与该束支内的超常期传导有关(图55、图56)。

2、束支阻滞时,插入性室性早搏后的窦性QRS波群形态正常化,这也是超常期传导的表现。

3、心房颤动合并束支阻滞,R-R间期变短时,ORS波群反而正常。

超常期传导可以发生于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常见的是交界区超常期传导,其次是心室内超常期传导。

心电图上房室传导的超常期历时短暂,可仅10ms左右,也可长达ms。房室传导的超常期大致集中于3个时间,称为第1、第2和第3超常期。

第1超常期(或绝对不应期中的超常期或2相超常期),大约相当于ST段与T波前肢初段这一段时间,相当于动作的2相,即房室交界区的绝对不应期。

第2超常期(或称相对不应期中的超常期,或3相超常期),大约相当于T波末尾与U波之间,在动作电位的3相终末,在相对不应期与非不应期之间。

第3超常期大约在T波末端之后的ms附近处,在动作电位的4相或舒张中期,称非不应期超常期或4相超常期(图57)。

真正的超常期传导少见,它的出现表示传导组织有病变。超常传导与隐匿传导有密切关系,了解超常传导,有助于对某些心律失常的解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rq/113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