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s://m-mip.39.net/pf/mipso_6359009.html近日,《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面向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的年全国优秀临床案例征集遴选活动中,经临床专家两轮同行评议,从全国篇投稿中遴选认定了个优秀案例。医院麻醉科张东亚教授团队4份案例入选,其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围生期复苏及起搏器植入术麻醉管理》脱颖而出,获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优秀案例证书(位列第45),充分体现了我院麻醉科专业实力和水平。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CMCR)是由中国科协资助、《中华医学杂志》社承建的国家级大型临床案例成果的发布平台,致力于鼓励临床医务工作者将其实践诊疗经验总结为规范化的病例报告,通过案例分享提升同行业的诊疗服务水平,并藉此扩展对医生的多元评价体系,加快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建设。该数据库突出实践性、科学性、典型性、创新性、共享性,以临床案例成果整理,进一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随访,提高基层医疗整体水平,推动医疗均质化。凡经同行评议收录于该数据库的病例报告,将获得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颁发的收录证书。经过专家评选,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收录了医院麻醉科4份案例《1例先心病合并先天性气管狭窄患儿的同期矫治麻醉》、《超低体重早产儿行PDA手术的麻醉1例》、《急性多发创伤患者围术期诱发应激性心肌病1例》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围生期复苏及起搏器植入术麻醉管理》。获得优秀案例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围生期复苏及起搏器植入术麻醉管理》一文,总结了我院在年至年接收的4例在胎儿期诊断的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例救治经验。胎儿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在世界范围内鲜有成功案例,张东亚教授创造性提出经脐带置入临时起搏器,为该类患儿救治开辟了新思路、新方法。依托麻醉科平台,在产科、心脏中心、儿科、手术室、医务处等多学科和部门的通力合作下,顺利完成了患儿的剖宫娩出、围生期复苏(围生期一般指从怀孕28周到出生后一周)、围生期起搏器治疗及围术期管理过程,该文介绍了相关麻醉和围生期管理经验,是一项多科室合作(MDT)成功救治罕见、疑难患者的典范。清华一附院麻醉科在副院长张东亚教授带领下,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临床技术为基础,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围术期管理任务。麻醉科及时的病例总结和讨论,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在面对危重患者及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反应沉着应对,为各类手术提供条件,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本次我院麻醉科4篇病例文章被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收录,一篇评获评优秀病例,体现了麻醉科团队高超的理论技术实力,也将推广我院在此类患者救治及麻醉方面的经验,为广大医学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文图:麻醉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tslf/14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