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8岁男子罹患不明原因败血症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目前病危。心脏超声显示左室功能不全,拟行肺动脉漂浮导管以辅助管理左心功能。进行床旁操作时,助理医务人员注意到病人心电遥测监护上QRS波形发生变化,同时心律发生改变。于是停止漂浮导管操作,行心电图检查如下。
问题:在操作过程中,心脏传导出现何种异常?什么异常情况可能与导管介入有关?
诊断:
正常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右束支传导阻滞,交界性早搏二联律。
解析:
心跳成组出现,每2个QRS波后就会出现1个间歇,因此是有规律的不规则心律。每组心跳中,第1个QRS波前均有P波(+),PR间期恒定(0.16秒)。Ⅰ、Ⅱ、aVF、V4-V6导联P波正向,因此是正常的窦性心律。QRS波时限延长(0.16秒),V1导联呈RSR’型(→),V4-V6导联S波增宽(←),诊断为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图中可见生理性电轴左偏(Ⅰ、Ⅱ导联QRS波正向,aVF导联QRS波负向)。每个窦性波群后跟随一个提前出现的同样呈RBBB型QRS波(*),但是其前无P波,此为交界性早搏(PJCs)二联律。Ⅱ、V4导联可见在PJCs之后有一个小波折(↑),可能是逆行P波。
虽然PJC与窦性波群有相同的形态和时限,但是与窦性波群相比,其电轴可以是正常的(Ⅰ、Ⅱ、aVF导联QRS波正向)。另外,PJC的QRS波振幅与窦性波群略有不同。一般来讲,交界性波群与窦性波群的振幅或电轴常有轻微差异,这是由于交界性波群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异位起搏点,激动形成后渗透至希-浦系统进行传导,这与窦性冲动直接通过房室结传导的途径略有差异。由于二者激动传导至希-浦系统的部位不同,所以QRS波振幅或电轴有轻微不同。
插入右心导管,由于机械性刺激室间隔右侧表浅位置的右束支,有5%的病人会发生短暂的RBBB。交界性心律失常可能因右心导管通过三尖瓣环机械性刺激导致PJCs。但是,这种心律失常还可能与潜在的心肌病或病人的严重疾病有关。
译文整理魏来此文为读心有术经典内容回顾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不想错过心脏之声的推送?
戳文章顶部蓝字“哈特瑞姆心脏之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tslf/1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