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房室传导阻滞在窦房结和房室结之间存在解剖上不同的特殊细胞束仍然存在争议,尽管对房室传导轴(DKRacker)的详细组织病理学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它们至少存在于犬类。房室交界,又称房室结区,是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特殊传导组织。房室交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功能区:房结区:位于心房和结区之间,具有传导性和自律性。结区:相当于光学显微镜所见的房室结,具有传导性,属无自律性组织。结希区:位于结区和希氏束之间,具有传导性和自律性
01-定义
房室传导阻滞指脉冲传导速度的降低和/或脉冲在房室交界处的间歇延长或完全中断。02-三种形式的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表现是传导延迟,为PQ间隔的延长。阻滞可能在心房内,结内,希氏束内或希氏束下发生,但不能从体表心电图确定阻滞部位。因此,延长的PQ间隔可能反映了这些结构中任何一种结构内传导速度的变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的间歇性中断,常分为I型和II型。(后详述)三度或称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没有心房冲动可以到达心室。心室激活依赖于辅助起搏器细胞启动的心室逃逸节律,可导致完全房室分离,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被完全截断,但不排除心室搏动向心房逆行传导的可能性。房室分离是几种心律失常的一个特征,不是临床诊断。03-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是由退行性病变、炎症、传导系统的肿瘤、药物(洋地黄、β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或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分为二度I型和二度II型。(后详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很难确定其原因。老年退行性病变(通常是进行性的和永久性的)、年轻动物心肌炎(通常是短暂的)、细菌性主动脉内膜炎,肿瘤,过量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钙通道阻滞剂,β阻断剂),胸部创伤,寄生虫(旋毛虫病)和神经肌肉疾病。在猫很少出现,可见于甲亢和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猫。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犬、猫需进行起搏器植入。04-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是生理性的,在8至11周的幼犬,或在高迷走神经张力的情况下(例如,继发于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生理阻滞基本上是I型,尽管在正常的幼犬中可能会发生突然阻塞的P波。病理阻滞是由退行性、炎症或肿瘤引起的。一种与His束狭窄有关的遗传性疾病已经被发现,但是很罕见。洋地黄过量,类阿片,β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可引起二度房室传导阻滞。05-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依据传导中断的方式分为二度I型和二度II型。另外按P波和成功下传的P波比值可用分数表示阻滞的程度,如3:1即为一共3个窦房信号,两个发生了阻塞只有1个下传有相应的QRS波群。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分为典型和不典型两种。典型的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期缩短,然后出现一次QRS波群脱落,且长R-R间期小于短R-R间期的2倍。不典型的则打破以上规律。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的部位在房室结,而房室结受自主神经调控。拟交感神经药物、运动和兴奋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缩短房室结不应期,可使下传比例增加。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一般表现为P-R间期固定。突然出现窦性P波后QRS波群脱落出现一个长的R-R间期。长的R-R间期是短R-R间期的整数倍。一般阻滞部位在房室结以下区域,房室结以下部分不受自主神经调控,不应期不改变。拟交感神经药物、运动和兴奋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不能缩短不应期,可使下传比例减少。06-特殊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2:1。这种形式的特点是阻塞的P波和传导的P波的交替。在没有两个连续的传导P波的情况下,不可能将归类为I型或II型所以被视为一个单独的类型。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内、His束或以下。QRS时间正常时大多发生在房室结。QRS波群严重增宽或具有束支阻滞的特征时,阻滞的部位更常出现在His束或其以下区域。大多与传导系统的病变有关。少部分也可能是生理性的。高心房率可使冲动落在绝对不应期而引发。如心房扑动是常常出现。07-重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又称为晚期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或高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如果房室传导阻滞大于3:1,即至少两个连续的P波未向下传导称为重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如阻滞发生在His束下还会有束支传导阻滞的表现。特殊类型的晚期房室传导阻滞与交替。这种现象的特点是2:1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传导的P波的PQ间隔逐渐延长,直到阻滞恶化,导致更严重的阻滞(例如。3:1,4:1)。有几种机制用于解释交替的现象,包括两个阻滞点:一个在房室结近端,另一个在His束的远端,在这种情况下,2:1阻滞的表现是近端,更高级别的阻滞更远。重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常伴有交界性或室性逸搏。08-治疗指征
是否需要干预主要看是否影响了心脏功能。一度和大多数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不用干预,除非出现严重的心输出量下降或并发症。应查找原发病和诱发因素予以纠正并定期复查心电图。如传导比例下降应予以充分重视并及时干预。二度II型应予以重视,及时进行干预。监测心电。重症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和2:1传导阻滞应立即予以治疗。治疗过程中要监测心电。伴有严重并发症的,如出现晕厥、低血压、阿-斯综合征等并发症,应立即予以治疗。三度传导阻滞应及时考虑永久起搏器的安装。09-窦房传导阻滞对麻醉的影响
一度和大多数二度I型和少部分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间歇发作且心室率较高(犬大于60次/分,猫大于70次/分)无明显症状并且心输出量无明显改变的患畜可在充分准备(阿托品、肾上腺素甚至临时心脏起搏)的前提下酌情进行麻醉。麻醉应避免使用利多卡因等对心律影响大的麻醉药物。持续发作和反复发作的房室传导阻滞,应给予高度重视,尽量择期待缓解后进行麻醉。二度II型、重度二度和2:1以及III度传导阻滞一般麻醉和手术的风险极高,建议在具有完善的起搏方案之前避免麻醉和手术。如果在麻醉过程中窦房传导阻滞加重,主要表现为传导阻滞的程度加深,持续时间增长,反复频繁发作应给予及时治疗并评估情况如治疗后未缓解,心室率持续下降,血压下降明显,外周循环充盈情况差等出现要考虑立即退出麻醉。参考资料和出处:
*《小动物心电图入门指南》(MikeMartin)曹燕、王姜维、夏兆飞译
*《小动物临床手册》
*《Electrocardiographyofthedogandcat》*《cardiorespiratroryDiseasesofDogandCat》
在这里向书籍的作者和译者表示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