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晟毕以迪近代华人移民与南太平洋地区复

本文原载《历史研究》年第1期,经作者授权转载,注释从略。

作者简介:费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毕以迪(JamesBeattie),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副教授。

摘要

环境史学界习惯将近代南太平洋地区生态与文化的变化解释为创造“新欧洲”的结果,其主要叙事线索为西方殖民主义与本土经验的互动。然而,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也建立并维持了紧密联系。在以海上贸易为基础的交通网络建立后,华人移民劳工和其后兴起的华人资本都积极参与并推动了南太平洋地区农牧矿复合生态的形成。近代华人对南太平洋地区生态及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由海及陆、由间接到直接、由劳动密集到资本密集的扩大过程。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因素在近代全球生态重塑中的重要影响,更启示学界应该深入发掘中国在全球化尤其是太平洋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历史能动性。

关键词:华人移民生态变化南太平洋澳大利亚新西兰

以年哥伦布航海事件为起点,欧洲与美洲大陆之间因新兴的海洋网络产生了密集且不间断的物种交流,即所谓的“哥伦布大交换”。哥伦布大交换不仅导致原住民遭受前所未有的传染病侵袭,也促成了欧洲生态空前的扩张:原产于欧亚大陆的许多农作物和牲畜获得了更大的播种或畜殖空间,同时欧洲市场获得了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新来源地。随着英国库克船长对太平洋的持续探索,年后南太平洋地区也逐渐被殖民主义所裹挟,近代欧洲的生态扩张到距离本土最遥远的海角。“虽然这些两极相逢事例,并没有马铃薯或玉米等级的礼物送给世界(其中最成功的生物出口,大概要数桉树属植物),可是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或大溪地等地的居民与生态系统来说,这个或可称之为‘库克大交换’的事件,绝对震撼冲击到了极点。”

从克罗斯比至今,学者们很少摆脱对西方经验的偏好。比如大部分受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rq/12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