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冠心病介入治疗网络申报

4.2 上海闵行区高血压社区防治信息化管理模式

2014年心血管疾病的住院费用中,ami为133.75亿元,颅内出血为207.07亿元,脑梗死为470.35亿元

只有1%的心房颤动患者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与窦律患者比较全因死亡、cvd死亡和脑中风死亡风险显着增加

4.1 心血管病社区防治工作概况

3.7 慢性肾脏病

3.5 肺血管病

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cvd)死亡率仍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图1,图2)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图3)2014年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95.63/10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143.72/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51.91/10万(脑出血74.51/10万,脑梗死45.30/10万);城市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61.99/10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136.21/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5.78/10万(脑出血52.25/10万,脑梗死41.99/10万)

正常高值血房室传导阻滞药压:1991~2009年间中国营养与健康研究(chns)在九省分别于1991年、1993年、1997年、2000年、2004年、2006年和2009年对18岁及以上成年人进行了7次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血压正常高值的比率从1991年的29.4%增加到2009年的38.7%,呈明显上升趋势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在13个省市47204名18岁以上的成人中进行的中国慢性肾脏病(ckd)调查结果表明,ckd患病率为10.8%,其中,以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g/g诊断的患病率为9.4%推算ckd患者近1.2亿

高血压人群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升高有关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压药与叶酸联用,比单用降压药能更多地降低卒中发病风险

2.1 高血压

1969年阜外医院在首都钢铁公司开展的cvd人群防治是中国第一个人群防治工作的典范,控制高血压可降低50%的房室传导阻滞吃什么药脑卒中发病风险40多年来,cvd社区防治已逐步由点及面地向政府主导的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治方向发展

微信号:medsci_cn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血管疾病关键治疗技术临床多中心研究信息平台—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cami)” 研究显示,中国ami患者的cvd危险因素中,吸烟,超重/肥胖和高血压位居前三,其次为糖尿病和血脂代谢异常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010年中国因高血压死亡共计204.3万例(男性115.4万,女性88.9万),占全部死亡的24.6%201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31869亿元,其中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占6.61%

3.2 冠心病

3.3 心律失常

2010年中国慢性病和危险因素调查,中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年心脏传导阻滞龄标化患病率是2.2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更多见于女性、老年、教育水平低、当前吸烟、农村或不发达地区,及有吸烟史、高血压史、心肌梗死史、脂代谢紊乱史或糖尿病史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知晓率3.08%,治疗率5.02%,4.07%接受了指南推荐的治疗

1991~2009年间chns在9省对18岁及以上人群进行了7次横断面调查,收集了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变化趋势整体来看,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呈上升趋势,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6.1%、22.8%和6.1%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在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和2002年进行过4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5.1%、7.7%、13.6%和17.7%,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2012年国民营养与慢性房颤伴房室传导阻滞病状况调查报告,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患病人数为2.7亿

全国肺栓塞防治项目对1997年~2008年全国60多家三甲医院的肺栓塞患者进行了登记注册研究,在16972 182例住院患者中,肺栓塞的发生率为0.1%

北京天坛医院牵头的氯吡格雷治疗伴有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研究,发现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发生早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合用的疗效和成本效益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获益延续到发病后1年

2014年植入心脏转复律除颤器(icd) 1 959例, 比2013年增长2.9%;单腔icd占67.1%,双腔icd占32.9%;icd用于二级预防占52.1%,一级预防占47.9%,一级预防的比例较2012年的42.7%和2013年的45%稳中有升

2014年射频消融手术量8.82万例,其中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手术比例为19.7%中国自2008年房室传导阻滞钾盐开始建立了全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网络平台,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手术例数稳定增长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仍以环肺静脉电隔离为主,消融总成功率为77.1%,复发率为22.9%,并发症发生率为5.3%

2004年对10个地区的调查显示,35~59岁人群心房颤动的患病率为0.77%(男性0.78%,女性0.76%)男性中19.0%和女性中30.9%的心房颤动患者有心脏瓣膜病60岁以上人群基线调查显示心房颤动患病率男性为2.0%,女性为1.6%,平均随访3年,心房颤动发生率为4.0/1000人年

2014年,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完成先天性心脏病(chd)矫治手术82882例,占所有心脏主动脉外科手术的39.5%,居病种首位;心脏瓣膜手术6048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1 636例,主动脉血管手术11013例,心脏移植370例(其中包括12例心肺联合移植),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711例

闵行区通过医改模式的创新,在网上房室传导阻滞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工作成绩卓着从2006年起,闵行区卫生局开始建立以电子健康档案(ehr)为核心的区域性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2007年搭建了“三位一体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通过信息联通、资源共享和规范高血压管理流程,实现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科学和高效管理目前管理高血压患者超过20万,比2007年增加了1倍多高血压档案全部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规范管理率达98%血压控制率显着上升,高血压管理人群的脑卒中与心肌梗死发病率显着低于非管理高血压人群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2.02%、18.90%和24.96%(图11)2014年ami的次均住院费用为24706.0元,颅内出血为15929.7元,脑梗死为8841.4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72%、6.63%和2.81%

心律失常领域新技术首例无导线起搏器、心脏收缩力调节器、皮下ic房室传导阻滞滞d均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成功植入

2014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2379例,较2013年增长8.2%crt-d占55%,crt-p占45%阜外医院牵头的多中心研究总结了全国97家医院植入的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crt患者73例,随访6个月发现92.7%的患者可见异常报警事件,包括85%的疾病相关事件和15%的系统相关事件,早于3个月和6个月门诊随访时发现相应事件的时间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2016,31:624-632.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冠心病介入治疗网络申报数据,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增加趋势明显,2014年达到500 946例但增幅呈下降趋势,2014年增幅为近五年来最低(图8)

2011年~2012年中国健康与退休研究,在28个省450个村/社区对17 708名年龄≥45岁者进行了调查,ckd定义为依据肌酐-房室传导阻滞猝死胱抑素c公式估算的egfr4 心血管病社区防治

根据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网上注册资料,2014年植入起搏器53382例, 比2013年增长3.2%起搏器适应证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比例51.1%,房室传导阻滞的比例39.8%;双腔起搏器占比近67%;其中有2918例为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起搏器

2014年中国医院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总人次数为1793.86万人次,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12.75%;其中,心血管病占6.63%,脑血管病占6.12%(图9)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数中,以缺血性心脏病和脑梗死为主,其比重分别为36.53%和29.66%;其余依次为高血压、颅内出血和风湿性心脏病(图10)2013年糖尿病出院人次数为320.44万人次

2000年中国35~74岁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男性0.7%,女性1.0%;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心衰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显着上升近二三十年来,引起1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已从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转为冠心病

1991~2009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显示,少年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从1991年的7.1%上升到2009年的13.8%,年均上升率为0.47%不同年龄、性别儿童的血压水平均呈上升趋势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19万余名7~17岁汉族学龄儿童血压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14.5%(男生16.1%,女生12.9%),且不同性别的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

原始出处:

3.1 脑卒中

1989年~2008年在北京安贞医院诊治的504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中,中央型cteph患者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外科治疗的长期生存率(10年生存率为94.60%,15年生存率为90.96%)显着优于内科药物治疗(10年生存率为81.4%,15年生存率为56.43%),周围型cteph患者两种治疗之间的长期生存率无房室传导阻滞整体护理显着差别

5.1 心脑血管病出院人数及变化趋势

2007年流行学调查显示,40岁以上人群copd的患病率为8.2%,农村为8.8%,城市为7.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12.4%vs 5.1%),估算全国有4300万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患者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08年公布的数据,copd在城市和农村分别为排名第四和第三的死因,从1990年到2008年copd的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5.2 心脑血管病住院费用

5 心脑血管病医疗与费用

超重/肥胖、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家族史、出生低体重(3 心血管病

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的初步结果:目前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为(66±15)岁,呈上升趋势,54.5%为男性,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ⅲ~ⅳ级占84.7%心力衰竭的主要合并症构成发生明显变化,瓣膜病所占比例逐年下二度ii房室传导阻滞喝酒降,高血压(54.6%)、冠心病(49.4%)及慢性肾脏病(29.7%)成为主要合并症感染仍是心力衰竭发作的首要诱因,占45.9%,其次为劳累或应激反应(26.0%)以及心肌缺血(23.1%)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的使用率变化不明显,地高辛的使用率(26.1%)受国际临床研究的影响呈下降趋势,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24.6%)、醛固酮受体拮抗剂(55.4%)及β受体阻滞剂(50.6%)的使用率明显上升

梅斯医学(medsci)

中国大陆正逐步开展出生缺陷监测chd患病率在各个地区差别很大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三种畸形可占到chd总量的75%~80%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传统开放式手术和经导管封堵术均能有效治疗并获得优异的中期效果,经导管封堵术对心肌损害更小,可减少输血,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心血管病占房室传导阻滞二期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60%,在城市为42.51%(图4)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改善医疗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3.4 心力衰竭

“天津大脑研究”是一项基于人群的脑卒中监测研究1992年~1998年、1999年~2005年和2006年~2012年年龄校正的首发脑卒中平均年发病率分别为124.5/10万, 190.0/10万和318.2/10万总体上脑卒中发病率每年增加了6.5%,45~65岁男性发病率每年增加12%从1992年~2012年间,男性首次发生脑卒中的年龄年轻了3.3岁

2011年10月在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社区防治房室传导阻滞心跳研究基地”自2012年起,逐步开发血压自动测量、直接传输系统和管理平台通过现代通讯技术,从血压测量、数据采集、传输、到进入管理系统和平台,全部实现自动化和无缝衔接,保证了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真实性目前,在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的所有服务点,已实现诊室血压的自动测量、并直接传输到医生工作台及患者本人的ehr用于家庭血压测量的遥测血压计已配置到闵行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4.6%,城市为42.51%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国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分析了2006年3~6月中国大陆31个省份及香港特别行政区1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什么意思共计65家医院的3168名明确诊断为acs的患者病历资料,其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1 329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3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 491例706(22.3%)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了急性心力衰竭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3年~2014年中国脑血管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14年中国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5.78/10万,农村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51.91/10万(图5)农村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城市、农村地区的男性均高于女性依据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2014年有83.73万的城市居民和102.34万的农村居民死于脑血管病

2007年~2010年全国109家三甲医院出院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的资料分析表明,脑卒中住院人数从2007年的79894例增加到2010年的85474例,院内死亡率从3.16%下降至2.30%与2007年相比,2010年各类脑卒中的死亡风险均显着下降

高血压的危险因房室传导阻滞分级素包括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精神紧张、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年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偏低等随着高血压危险因素聚集数目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

自1980年以来,我国医院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患者的出院人次数就在不断增加尤其是2000以后,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相应地,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2004年至今,年均增长速度远高于gdp增速而这种增长主要来自住院服务需求的增长,以及不合理用药占比长期居高不下

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入选了我国20个急诊中心就诊的2016例心房颤动患者(54.8%为女性),基线资料显示:30.7%为阵发性心房颤动,22.4%为持续性心房颤动,46.9%为永久性心房颤动只有16.2%的患网上房室传导阻滞者接受一个以上的抗栓药物治疗,68.4%的患者接受心室率控制药物治疗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41.4%口服抗凝药治疗,只有26.4%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2.0~3.0)

1980年~2014年间,中国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数年均增速为10.10%,快于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年均增速(6.33%)心脑血管病中年均增速排位为脑梗死(12.30%)、缺血性心脏病(11.74%)、颅内出血(9.76%)、ami(8.12%)、高血压(8.06%)、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肾脏病(5.82%)另,1980年至2014年间,糖尿病年均增速为14.18%

1 心血管病死亡情况

2002年到2014年急性羽肌梗死(ami)死亡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从2005年开始呈快速上升趋势农村地区ami死亡率不仅于2007年、2009年、2011年数次超过城市地区,而且于2012年开始明显升高,2013年、2014年大幅超过城市水平2014年中国ami死亡率城市为55.32/10万,农村为68.6/10万(图7)无论城市、小儿房室传导阻滞麻醉农村,男性或女性,ami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0岁开始显着上升,其递增趋势近似于指数关系

近10年来,中国大陆主动脉心脏外科年手术量逐年递增,但自2013年起增速明显减缓;2014年,手术总量为例;体外循环(cpb)手术占比自2007年以后逐年下降,到2014年占75.9%(例)中国香港特区心脏主动脉外科手术1704例;其中体外循环手术1534例

3.6 心血管外科

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02年~2014年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态势2014年中国冠心病死亡率城市为107.5/10万,农村为105.37/10万,较2013年均有所上升(图6)总体上城市地区冠心病死亡率略高于农村地区,男性高于女性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iqi.com/bdfnzym/12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